第五章 透镜:追凶(1 / 2)

加入书签

魏行云已经吐过了一次。

来到现场前他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直面尸体时还是吐了出来。

不说年少时在纪录片、影视剧上见过的尸体,加入“组织”后他也整理过一些尸体照片记录,来之前还看了现场的照片。但现场面对尸体完全不是一回事,何况是那副惨状。

同行的施仁与充分地表示了对他的同情。安慰说“这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反应”。

——但正常的人类可不至于自然而然来面对这种非正常状况。

本次的任务仍为“调查”:调查猎奇凶案的真相。危险性显然比以往要高,不知是不是“组织”更信任魏行云的能力了。

根据“组织”提供的信息及现场所见,死者的死因是颈动脉破裂导致的失血过多;尸体被疑似野兽用牙齿撕裂多处,颈部同样留有齿痕。死者死前没有搏斗迹象,故而撕咬应是在死者死后进行。但问题在于尸体上的“野兽齿痕”经鉴定为类似人类牙齿留下的。另一方面,尸体只是单纯地被撕裂,行凶者没有“捕食”的迹象。

尸体发现地点是w市市郊的一条小河旁。一名野钓的人员于今天清晨发现了草丛中的尸体。

这是最新的案发地点。

这样的猎奇杀人事件近期共发生了两起。较早的那一起发生于三天前,地点在一烂尾楼的工地里,几个溜进去玩耍的小孩发现了尸体。“组织”的信息基本来自于警方对第一起的调查,高层走程序准备将案件转交给“组织”时正好发生了第二起。

两起案件的案发地点相距约七十公里。由于地处两市交界,没有地铁将其连接,在当今这个缺少灵活代步工具的时代不算短距离。施仁与评价“如果没有目的性,很难想象什么动物会在短时间内移动这么长距离”。

另一方面,第二起的发生地点远离城镇,第一起的发生地点附近仅有的数个监控在案发当晚失灵,以至于两起案件均未留下凶手的影像。

野人?心理变态的超能力犯罪者?

疑问和呕吐物的酸味一起萦绕在脑海。

车厢微微摇晃,广播响起即将到站的提示语音。

“魏行云,我们到站了。”施仁与提醒。

“嗯。”

抬头,线路图上的目标站点已经亮起了灯。

通过城际铁路到了q市,再转乘市内地铁赶往烂尾楼的案发现场。时间一来二去已近傍晚。

施仁与走在前面,一边联系回收尸体的人员,一边择路走向目标地点。

魏行云擦擦外套上溅到呕吐物的污斑。前两天莫名交到的女朋友、复活的人工智能。生活意外地展露出不稳定性,大学毕业时的焦躁感久违地袭上心头。

好在施仁与的背影让人安心。本次任务的人员安排与皇甫长空那次类似,是“录”与透镜持有者的组合。施仁与是“组织”里最早的一批人造超能力者,能力为“束缚”,非常适合对付不具特殊超能力的犯罪者。他本人也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总的来说无论对手如何都有回旋余地,对于本次的任务算是最好的安排了。

虽然“组织”前身叫“特别现象调查局”,但其设立本质是为了应对“丧失距离”的现象,“雨”、“迷宫”、超能力者都是丧失距离的副产物。眼下的猎奇杀人案却很难与已知要素关联起来,不得不让人困惑。

从野兽的角度来看,连续两具猎杀而未捕食的尸体实在很不合理,何况附近也没有进食残留的其他人的肢体。齿痕和监控更是问题。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动机先不论,以牙齿撕裂人体这事本身也足够极端了。可能犯人是类似“录”这样身体素质强化过的人类,但很难想象有超能力者会使用这样的手法……

不行,一回想尸体的情状就忍不住恶心。

魏行云咽下口水,强压呕吐的冲动,抛开杂念跟上施仁与。

离开地铁后没有多久,已经看见了工地的围墙。

围墙已失去了基本的防护功能,各处都有缺口,无非是能不能通人的区别。

“组织”提供的信息很详细,在给他们的地图上标出了两条重要路径。一条是发现尸体的小孩的行动路径,另一条疑似是死者进入工地的路径。

“那么,死者是喝醉了之后,从这边的路口过来,进入了工地……”,施仁与回头看了魏行云一眼,说:“你脸色不太好,还没缓过来?”

“现在感觉还行。”魏行云勉强答道。

他感觉自己脸色绝对不会好看,毕竟刚刚才因为回想尸体搞得又一阵反胃。

施仁与抬头望望不远处的孤零零的摄像头,换了个话题:“你听说了吗?‘组织’前段时间为什么要那么积极地调查‘迷宫’?”

“迷宫……我没听说过,为什么?”

“有传言说,世界末日马上就要来了,而‘迷宫’隐藏着拯救世界的手段。”施仁与没卖关子。

但这番言论听着和五年来俗套的末世论没有区别。魏行云反问:“真的?‘组织’里的传言?”

“是研究所里的传言。”施仁与微笑,“我曾经也是人造超能力者方面的研究人员,所以有点人脉。”

“……但是现在为什么又不继续调查迷宫了?”

“据说是那个叫乔游天的‘示’带来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于是对‘迷宫’的直接调查暂时搁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