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城郊十里坡,向山上望去,薄雾中山涧旁隐约能见一个小小茅屋。

“山间湿气重,少主小心脚下。”浩鹄扶着易寯羽向山上走去,回头瞥了一眼跟在其后的轿子,叹气道,“少主何苦亲自登门拜谒,随便派个大掌柜来意思意思也就是了,一个寒门学子弃官不做,不值得少主这般辛苦为他。”

“学优则仕,你可知晓他为何寒窗苦读这些年却突然弃官不做?”易寯羽浅笑道,“他家世落魄,又是孤家寡人一个,正是最好的人选。”

“少主您这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啊?您都已经富可敌国了,天下间谁敢与易宅争锋,您何苦拖着病体跑这么远。”浩鹄看她驻足冷着脸的样子像是有些恼了,只得垂首喃喃道,“二公子要是知道了,不气得烧了房子才怪。”

易寯羽松开他的手,站在溪边休息,看着不远处的茅屋仰首道:“让轿子在门口候着,你先去叩门递上拜帖吧!”

“是!”浩鹄点头领命,大步走上前,敲了敲柴扉,轻声道:“打搅先生,我家主人诚心拜谒,请求先生开门一见。”

闻声从屋中走出一个破衣烂衫的消瘦男子,步伐略有不稳想是许久没有吃过饱餐了,但他的头冠仍梳得齐整,仅用一根枯木枝簪着。

男子打开门看见浩浩汤汤一群人,有的手执食盒,有的肩扛木箱,有的带刀立于两旁……他有些疑惑,拱手道:“敢问阁下是谁?”

“先生可是才子解牧?”易寯羽走上前浅笑施礼道,“小女子易寯羽,久闻先生才学,特带家人拜见,还请不要怪我们唐突。”

男子一听易宅大名,立刻深深一躬,浅笑道:“岂敢劳动易少主芳驾至此穷山僻壤间,看望我一个孤苦垂死之人。请进请进,还望不嫌粗陋。”

“多谢先生。”易寯羽略回首对身后一行人道,“在门外静候。”

众人领命行礼答曰:“是。”

易寯羽随男子走进竹制小屋,只见两三件简易之极的生活用品、倒了烧到一半的灰坑,竟再无他物。她走到灰坑旁,看见未烧尽的一角残页上写着“魏不反秦兵,张子不反”。

“‘子不予之。魏不反秦兵,张子不反秦。魏若反秦兵,张子得志于魏,不敢反于秦矣。张子不去秦,张子必高子。’这是《战国策》之‘张仪欲假秦兵以救魏’篇,先生乃是治世之才,怎么会焚书烹煮食物?”易寯羽将书角放置一旁,跪坐下来看着兀自叹气的男子又问道,“天下才子皆以出仕为官为荣,先生既已做了官,当有满腔抱负要施展,怎会沦落至此?”

“我原与天下人一样,只可惜当局者清,解某不屑与之同流。”男子抚着烂衫一角,冷笑一声,哀叹道,“如此也好,山野间清静。”

“皇榜公布,天下人皆知解牧之名,就算仕途不顺,想必也有人挽留先生吧?”易寯羽看着那角残页浅笑,“先生满腹经纶,当真甘心蛰伏于此吗?”

“坊间传闻,易氏兄妹乃是上仙入凡,二人皆是深夜伴随一道虹光降生在少林寺神像旁。这些年间,救死扶伤、教化灾民,才有了这‘天下财半归易’盛世。甚至乡间有人立有祠堂神像,每日祭拜,更有‘易氏二人,得其一则天下归之’之说。”解牧试探道,“易少主又怎会忙中抽闲来看我一个乡野粗人?”

易寯羽浅笑回道:“先生真是会说笑,我如今病容憔悴,哪里会是神仙托生?世人皆爱以讹传讹,想来以先生聪慧必能一眼识破。”

“易少主当真谬赞,我若聪慧,怎么会被人驱出朝堂,赶至此地方能安身。”解牧为易寯羽斟了一杯清水,端在她面前,缓缓又道,“当局者为权不畏民,少主还说会有人挽留,他们一听说我辞官,便把我抢的只剩此衣了。”

“先生满腔救世怒火,怎么就只烧了自己的书?这般抱负不施展,难不成先生甘心做一个局外人,任由朝局飘零?”易寯羽饮水又道,“易宅家奴过千过万,自然是有杏林圣手坐于府上,先生可知我这病容何来吗?”

解牧正襟危坐道:“愿闻其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