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很心累(2 / 2)

加入书签

长孙无忌有吃了两口菜,越吃眼睛瞪得越大,往嘴里放菜的速度也越快。

“好吃!这菜真的太好吃了!羊肉竟然没有一点膻味还有竹子的清香,真真是人不可貌相,没成想李将军竟然深藏不漏,还有这等厨艺!”

李世民得意一笑,道:“好吃吧?那你可知这菜的做法是谁想出来的?”

长孙无忌放下筷子,想的陛下能这么问,那就绝对不是御膳房厨师想出来的那么简单,道:“臣不知,但臣很想知道,愿闻其详。”

李世民乐了:“是我家老三想出来的!”

说完,还把从李君羡那截胡的菜谱从怀里掏出来,献宝一样递给了长孙无忌。

“看看,这就是那混小子写的东西,来的路上朕翻看过了,真真的想法大胆,又新奇。”

长孙无忌接过去一看,越看脸上神情越精彩。

“这……这真的是长沙郡王所作?”长孙无忌只觉不可思议。

一个四岁的小娃,还没太子年龄大,能写画出这样的做菜图谱,还将食材使用斤两标注了出来!

陛下这吹牛呢吧?

长孙无忌道:“陛下,臣没记错的话,小殿下现在还不足五岁吧,能懂烹饪之道?而且君子远疱厨,陛下还是勿将此时声张出去,对陛下的威望不好,也对小殿下的名声不好。”

“欸,此言差矣。”李世民一摆手,道:“朕原本也挺惊奇,但和李君羡反复确认过,这就是老三那小崽子弄出来的东西,而且这事朕也就与你说了,不会传出去的,这也是朕此行的目的,大唐先前做膳食的法子看来确实有些落后了。”

长孙无忌抬头,瞬间心领神会了李世民的意思。

陛下这是想从他这里做文章呢。

长孙无忌一拱手,道:“陛下心中既有裁断,觉得菜谱上的做法可以推行,可以让御膳房那边下点功夫,将这里面的菜谱做法流传出去,就说是御膳房大厨自创的做法,陛下很是喜爱,民间自然跟风。”

“哈哈哈哈!”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辅机,跟朕想一块去了。”

边说,李世民起身拿起菜谱准备走,怎料长孙无忌却按住了桌上的菜谱。

长孙无忌一脸正气,道:“陛下,臣以为这菜谱可以放在臣这里,毕竟陛下千金之躯,德高望重,让人知道随身携带菜谱有损陛下威望。

而且普及膳食新做法的这事,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推敲,这事就交给老臣来办吧,至于菜谱是小郡王所制的事,也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的。”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摆出一副大义凛然,却分明是老奸巨猾的模样,无语的笑了:“辅机啊,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这脸皮跟城墙一样厚了呢。”

长孙无忌咧嘴一笑,道:“臣这是为陛下分忧啊。”

“不行。”李世民言辞拒绝。

这可是他宝贝儿子李恪写的范本,怎么能拱手相让?

长孙无忌不死心,“陛下,请您三思啊。”

李世民:“少拿这一套糊弄朕,朕不吃你那一套,传国玉玺没帮我要回来,转过身还想要朕的菜谱,一把年纪,脸都不要了。”

说完,李世民却是凑近长孙无忌,小声道:“这是那小崽子的手写范本,朕要是给了你,回过头我那传国玉玺岂不是更拿不到手了,你要是想要,快去命人过来照着拓一份。”

长孙无忌眼睛顿时咻然一亮。

李世民话已至此,他在说什么就是得寸进尺了,当下赶紧千恩万谢,命人前去书房拿笔墨纸砚,自己亲手抄录了。

李世民趁着长孙无忌抄录李恪菜谱的空当,跑去钓了一会儿鱼。

结果手气不错,钓上来一条大鱼,喜滋滋的让王德装了,说是带回去让御膳房照着食谱上的方法,做道鱼来吃。

长孙无忌看得一阵肉疼。

陛下这简直就是雁过拔毛的行为!

心疼一番,手上抄录的速度也越发的快了。

既然你拿我的鱼,我就要将菜谱里的内容全部抄完!

李世民趁着空当,又和奋笔疾书的长孙无忌闲聊了中午吃饭时,李恪跟他说的那些虽然前言不搭后语,但是也算是语出惊人的长篇大论。

“你说他四岁大的人,竟然还知道做人要低调,饕餮盛宴,直抒胸臆这些词汇以及言论,真真是令人费解。”

李世民嘴上说是费解,脸上‘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的自豪神情却丝毫没有掩饰。

长孙无忌也是听得心下震撼,停下了抄录的手。

他表情慎重,正色道:“陛下,这些话当真都是小殿下说的?”

李世民道:“当然,朕还能诓骗你不成。”

长孙无忌直接放下了笔,肃然道:“陛下,倘若真是如此,那殿下真是天纵奇才!”

说完,长孙无忌更是站起身,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小殿下才智过人,应当送入弘文馆学习四书五经,假以时日,我大唐恐怕真能出一位流芳百世的圣人。”

李世民原本也想过这个事,但是觉得有些不妥才没提,现在听长孙无忌也是这意思,道:“我也知恪儿天资过人,性格处事与杨妃那脉无丝毫影子,反倒是颇有朕的风范,但是恪儿才四岁,此时就送恪儿入弘文馆是否太早了些?”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陛下此言差矣,小殿下能将李将军伏住,已经展现出殿下惊人的聪慧头脑。

现在臣抄写的这菜谱也是小殿下所做,更是展现了小殿下非常人一般的天赋,这已经不能用普通的孩童来相提并论。

再者小殿下因为年幼性格有少许顽劣,早点送去弘文馆也能收收性子。”

李世民思索一番,觉得确实是这么个理,便道:“行,这事就这么定了,改日朕就送他去弘文馆进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