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炎黄合成华夏族 二(1 / 2)
且说风后为这次议和之事,正在焦急的等待着炎帝的召见。
忽然,从庭堂内传出一阵笑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却见从门里走出三人,边说边笑,他们站在门口,只听那位老者唤道:“风后何在?”
风后心中一亮,忙上前施礼道:“小臣风后在此。”
老者笑道:“快来拜见人皇陛下。”
风后行参拜大礼,言道:“罪臣风后拜见君主,愿君主圣安。”
炎帝上前几步扶起风后,略带微笑言道:“风后免礼,让你久等了,尚需包涵。”
风后道:“罪臣不敢。”
“请到厅堂叙话。”
炎帝将风后让进厅内,分别落坐。
炎帝又向风后引见诸人,这才知得老者乃当今佛祖,肃然起敬,忙上前施礼拜见。
只听燃灯笑道:“据贫僧悉知,相国一向聪明睿智,素有能掐会算、未卜先知之功,可此次为何却算得不准?”
燃灯之言,使炎帝与大鸿也甚感可笑,碍于礼节,却没露声色。
倒使风后十分尴尬,他耳面赤色摇头苦笑道:“佛祖休要取笑,小臣凡骨俗胎怎识天机?劫数天定,小臣又岂可逆转。只因我考虑不周才酿成今日阪泉浩劫,纯属我一人之过,此事与轩辕国君毫无干系。然而,轩辕国君自以为,作为一国之君,深感愧疚,故此急命罪臣向炎君及所部诸位禀明实情,任炎君发落。今代国君向炎君请罪议和,实属诚心诚意,风后乞求君主责罚罪臣一人。”道罢,风后伏跪在炎帝面前。
炎帝见风后这般自责,心受感动,忙离坐相扶说道:“国相不必自责,我亦曾想,炎黄本应一家,有何等大事可作议定,岂能大动干戈?想那轩辕亦称一代仁君,有过纠之,有错恕之,乃慈悲之本。今日见了国相,自无须再多说什么。好了,请国相坐下叙谈。”
炎帝言语无不透着仁慈宽容,这使燃灯佛祖感到十分庆幸。
其实,刚才他已经听出了风后话中的弦外之音,使其嘎然止笑。
风后此番分明识破了天机,却无力挽回,将罪过揽于自身,轩辕有这等重相良臣辅佐,大业可成矣!
对于风后坦诚自责与炎帝宽宏仁慈的襟怀,他从心里感到欣慰,暗暗叫好。
此次奉金母之命,来下界调停炎黄干戈,半路上心还犯难,唯恐此事难办,不易复旨。
可万没料到彼此双方这般通情达理,又这般善解人愿天意,实在可贵。
佛祖站起身来开口言道:“善哉,善哉。人皇陛下不愧宽厚仁君,所言之理真乃处世之道,倘若人人有此心襟,天地之间何愁无太平祥和之日?”
风后听了炎帝与燃灯谈话,心中石头这才落下。
他当然也没想到此次议和竟这么顺利,他向炎帝深施一礼言道:“久仰君主威名,罪臣钦佩之极,还望君主法外开恩,请允许罪臣回去禀明轩辕国君,择日与君主会面,不知君主意下如何?”
“且慢。”大鸿摆了摆手说道:“圣君至今伤未痊愈,国相何必急于回去。如今且有佛祖肩负天命,在下正好有一事不明,烦请国相赐教。”
风后本打算就炎帝应下议和之机,赶快回去复命,趁热打铁,尽早让炎黄二君会面,以免夜长梦多。可谁知大鸿尚有异议,使风后心弦一下绷紧,生怕再出事端。
他强作欢颜,苦笑一声道:“将军客气,请讲。”
大鸿问道:“据在下获悉,公孙轩辕才智过人,心念天下,又有国相这般诸多贤能良将辅佐,使其部落日渐强盛,井井有条,百姓俱可安居乐业。既然如此,何不再图强盛,却突然进我阪泉,意欲何为?”
大鸿这一问话,使风后不免仔细端量大鸿一番,不看则已,只这一看使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风后细观大鸿面相,他深深感觉此人虽是年少,但气度非凡;
他面带星相,有富贵之容,玉面微红,双耳垂肩,亦绝非凡骨俗胎;
英俊洒脱,举止大方,不是简单人物,末了差点儿吃他一记闷棍。
不过也罢,他既然问起,就干脆讲个明白。
于是,风后拱手言道:“将军不提我倒忘了。此番来阪泉纯属事出有因,诸位是否知道北部疆域有个象怪蚩尤?
他近日屡屡作乱南侵,在北部疆域肆意妄为,暴虐百姓,好不张狂。
为此,我部轩辕国君召集所属各部群臣,共议灭怪平乱事宜。
一致认为,虽说本部兵强马壮,但与蚩尤开战必然会有损伤,而且单凭一己之力很难支撑许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