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廓尔喀入侵(1 / 2)

加入书签

湖南,长沙。

长沙城内的巡抚衙门里,盛京将军魁伦背着双手不时的看看挂在墙上的地图,然后焦急的来回踱步着。

魁伦是个怕死的人,在常德前线感觉到不寻常后,便立马跑回了长沙后方坐镇。

此时他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敌我双方的军事部署,虽然兵力相当,但是在常德前线看过双方大战的战斗后,魁伦心里明白,此战打赢的机会不大。

“围三阙一吗?”

如果把整个长沙府看着是一座城池,魁伦发现如今自己西面、南面和北面都被叛军给围住了,唯独留下了东面向江西的这面没有兵力围困。

自从看了一场兵力相当但战力悬殊的大战后,魁伦便知道,自己布置的几道防线肯定挡不住叛军多久,甚至就连长沙也守不住。

而据他所知,叛军的另一路大军趁东南各地官军被调到湖南,后方兵力空虚之机,已经侵入两广了。

如果湖南的战事不利,甚至江南也会相继丢失。

想到这儿,魁伦冷不丁的打了一个摆子,大清如果丢失了江南,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江南是经济大省,清廷三分之一的国库收入来自这里。清朝经过康雍乾三朝的治理,在乾隆中后期经济总量达到了顶峰。

财政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江南的经济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清朝的财政状况。

江南是人才大省,同时也是科举考试的主要人才输出地。孟子讲:“衣食足然后知荣辱”,粮食充足的地方往往教育发展得比较好,从宋代开始,江南一直都是人才辈出的地方。

科举考试是文人做官的途径,每年江南地区的科举考试都牵动着上下的人心。

江南科场出了事,皇帝都要亲自过问,派可靠的钦差大臣查访,这关系到清朝中下层官员的士子人心,不敢不重视。

如今,江南俨然成为清朝的命脉所在,它直接关系到了朝廷的财政税收、粮仓储量、官吏选拔、政治稳定等各方面,这些都是关系一国之本的大事,由此可见江南对清朝来说有多重要。

“不行,江南绝对不能有失。”这是魁伦心中的想法,朝廷上下都低估了叛军的实力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魁伦自己也不会相信。

再打下去,虽然能迟滞叛军的攻势,但朝廷官军在江南的主力就损失殆尽了,那时叛军便能势如破竹的直取江南各地。

想到这儿,魁伦再次看着地图上东面的缺口怔怔出神。

........

大战还在继续,但自从黎汉明上前线看过一场对战后,他顿时也就没再过多担心了。

没办法,武器优势在那儿,随着线膛枪炮的列装,讨虏军的总体射程要比清军远不少,两军对战,对射的情况下,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远战的话,除了清军的火炮能伤到讨虏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清军的火枪基本就是摆设了。

不过,因为制作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线膛枪炮的产量都不高,所以列装的部队也不多,不然的话,就真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了。

不过就算如此,如今只列装了一部分线膛枪炮的讨虏军,对清军来说也是碾压了。

再说了,黎汉明还给清军留了一条活路在那儿,人只要在有希望活下去的情况下会变得异常脆弱。

如果你仗着人多势众全部围严实了往死里打,那么守城的敌军看到逃跑无望就会拼死抵抗,而且还会斗志高昂,反正横竖是个死,还不如奋战而死,即使最后攻城的一方赢了,损失也不会小。

但是如果你留了生路给他,那么人在有后路的情况下就会丧失斗志,做鸟兽散。

黎汉明给清军留下了一条东逃的山路,山路嘛,如果清军最后真选择了撤退,那么火炮等重武器必然就没法带着了,其他物资能带走的也不会太多。

再说了,追击战总比对战的伤亡、代价要小。

当然了,前提是对面清军的主将是一个聪明人,能分析得出当前双方的局势。

聪明反被聪明误,黎汉明要利用的,便是对方的聪明。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相应的战略布置也得紧跟着改变,黎汉明紧皱着眉头在面前的地图上涂画着。

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大的战略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小的战略布置必须得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当前的局势。

想到这儿,黎汉明抬头向孙良谟问道:“军师已经出发了?”

“回大帅,顾部长已经启程前往广东了,按时日算,估计应该已经到达围攻广州的军营了。”孙良谟闻言连忙回道。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如今的广州可以说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局势颇为复杂,他担心左春来搞不定,便把顾德全派了过去。

当然了,顾德全也是去打前哨,等湖南的战事结束,黎汉明也会过去,毕竟有些事情,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如何处理最为合适。

黎汉明刚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就简单刘阿蛮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刘阿蛮一边递上信封一边禀告道:“大帅,西康传来急报,廓尔喀入侵!”

“廓尔喀又入侵了?”黎汉明闻言眉头一皱,一边打开信封一边问道:“西康的局势如何?”

“回大帅,西康全境基本已经被宁培忠将军接管,有十万大军压阵,赵秉渊巡抚的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刘阿蛮连忙回道:“另外,拉达克等地也没有丢失。”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知道此次廓尔喀又是为何突然入侵吗?”

刘阿蛮闻言面色古怪的回道:“回大帅,他们打的旗号是帮助上国平叛。”

听到这话,孙良谟顿时冷笑道:“名为帮助清廷平叛,实则是打西康的主意,这廓尔喀想侵占我国土地之心不死啊。”

黎汉明看了看宁培忠发来的情报,随即递给孙良谟后点了点头问道:“西康那儿可有异动?”

刘阿蛮闻言知道黎汉明问的是什么,想了想便回道:“回大帅,该冒出来的不该冒出来的都冒出来了。”

听到这儿,再结合情报上的内容,孙良谟也反应了过来:“大帅,您的意思是说,这是宁培忠和赵秉渊他们故意为之?”

黎汉明闻言笑了笑,道:“你看看,廓军已经攻占了聂拉木宗、济咙宗的宗衙门,开始北上准备围攻宗喀宗、胁噶尔宗了他们才报来,不是故意为之又是什么?”

“这......”孙良谟闻言眉头一皱,再次看了看手中的情报。

刘阿蛮见状趁机说道:“孙部长放心,边境地区的百姓早已经秘密迁走了,留下的不过是一些反动势力而已。”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这些事情赵秉渊他们虽然没有汇报,但他们也没有瞒着军情局,所以黎汉明也就默认了。

见状,孙良谟眉头顿时一展,笑道:“他们这是想借此机会清楚一部分反动势力啊。”

对外用兵,永远是转移内部矛盾,增强内部融合团结最直接快捷的方式。

清朝用兵吐蕃,进一步提高了清朝中央的威望,促进了吐蕃地方对清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作用,又推进了民族关系和民族融合的发展,巩固了边防,增强了汉藏等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这个历史前车在,赵秉渊、宁培忠再完美复刻使用,结果自然不再话下。

“只怕不止。”说着,黎汉明找来南亚地区的地图看了看,接着道:“清楚西康内部的反动势力,稳固军政府在那里的统治是其一,再有,宁培忠他们恐怕闲不住了。”

“闲不住?”孙良谟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的说道:“廓尔喀!大帅是说,宁将军他们想打廓尔喀了?”

“也许吧!”黎汉明闻言笑了笑,道:“不过稳固西康才是主因。”

赵秉渊接管西康,肯定是要清楚一些不利于治理的顽固势力的,但内部没有动手的理由,那就只能借外部之力了。

恰好,有廓尔喀那么一个国家再旁虎视眈眈,这肯定得想方设法利用起来啊。

廓尔喀境内多高山,地狭人稠,国内之民难于自给,亦必别觅出口,迫切需要向周边扩张领土。

加上北方大国忽然内乱,时机正好,如果再有人稍加推动,于是,一切就这样理所当然的开始了。

想清楚这一点,孙良谟顿时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道:“按照情报显示,郭尔喀此次还是分两路从聂拉木和济咙入侵,只是兵力较之前两次要多了不少,四万廓尔喀大军加上西康本地的反叛势力,少说起码得有七八万吧,局势对我军恐怕有些不妙啊。”

“俗话说事不过三,吃了两次亏,他们总得涨涨记性嘛。”黎汉明闻言笑了笑道:“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也足以看出他们入侵西康的决心。”

廓尔喀既后世的尼泊尔,其尼泊尔境内多高山,地狭人稠,国内之民难于自给,亦必别觅出口,迫切需要向周边扩张领土。乾隆四十二年,年幼的喇纳巴都尔继承廓尔喀王朝的王位后,其叔巴都尔萨野摄政,将扩张矛头指向北方的吐蕃。

廓尔喀与后藏交界,贸易关系密切。乾隆帝五十三年,藏廓发生贸易纠纷,适逢六世班禅之弟沙玛尔巴正与其兄仲巴呼图克图发生内争,沙玛尔巴请求廓尔喀兵相助。

于是,廓尔喀兵以“吐蕃运往之食盐掺土”等为借口,乘机进攻吐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