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人生一大快事(1 / 2)
绿川县算是个大县,但是以前县城人口也不到两万人。
从去年开始,人口突然开始增加,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增加了四千多人。
这些人口都是外来人口,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一是从外地逃难来的难民。
因为渝城容纳不下那么多人,没有活儿干,物价又高,于是就有一千多难民来到了绿川。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县城周边盖起简易房屋,暂时安居下来。
二是军统绿川培训学校的学员、教官、校工等,一般维持在500人左右。
教官、校工加上他们的家属等常驻人口200来人,每期学员300人左右。这批学员毕业,隔一段时间又来一批。总人口大致上维持在500人上下。
三是绿川机场的外来人员。
去年开始修建绿川机场,来了2000多民工,机场建设完成之后,这些民工有差不多一半人留下来,在机场干维修跑道,建设房屋等杂活儿。
飞机来了六七十架,主要是苏联的飞机。飞行员、地勤人员也主要是苏联人。还有一些中国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跟着苏联人学习,一些国军负责机场警戒和保卫。
机场的各色人等是最多的,有大约2500人左右。
机场距离绿川县城大约2公里,机场和县城之间,就是军统的绿川培训学校。
培训学校的校舍,占地面积挺大。主要的面积是一个大操场和射击训练场,教室、宿舍、食堂等建筑物,倒是不算多。
周围有岗哨昼夜警戒、巡逻,进出都要出示出入证并登记。
所有的建筑,其实都比较简陋,都是简易建筑。
建筑方法跟渝城的那些建筑差不多。用粗竹子做承重骨架,然后用细竹子、枝条、灌木,野草做墙壁,最后抹上泥土。
所有的房子,出檐都很宽,颇有些唐代建筑的风格。
倒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古风,而是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浇在墙壁上,把泥土洗刷掉,导致墙壁破坏或者倒塌。
屋顶也是如此,泥土上面铺上房草,厚厚的一层,既防雨,又保暖。
至于砖瓦、石头,对不起,没有。即使有,也买不起,价格实在太贵。
便是军统这样能捞钱的强力部门,买起来都很吃力。
培训学校的大部分建筑,都是第一批学员自己动手建设的,第二批学员继续建设后基本上完工,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因为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从外表上看,倒也有模有样,质量也不错。满足基本的居住生活和教学生活,还不成问题。
这一批培训班,已经开学快一个月了。
按照培训计划,赵立冬同时开了三门课程。
一是已经在渝城军统本部开的机务课,二是间谍史课,三是密码学基础。
因为是同时开课,赵立冬几乎每天都至少有一节课。三门课程当中最受欢迎的是间谍史。
因为讲课中有大量的间谍案例,又没有机务课和密码学基础那样的专业性,内容有趣儿,就好像听故事似的,谁都能听懂。所以,每当上间谍史课的时候,教室都坐的满满的,甚至还有一些人站着听课。
因为这个原因,赵立冬成了所有教官中,最受欢迎的人。
孤岛之战的事例,赵立冬自己几乎从不提起。但是代学农把这事儿跟教官们说了,所以也很快在学员之后流传开来,让很多学员们颇为崇拜。
柳德米拉的课,也很受欢迎。不过主要是受男学员们的欢迎。
赵立冬的课因为专业性比较强,只有他一个教官,没人跟他对比。
柳德米拉的驾驶课和英语会话课,分别还有两位男教官。
平心而论,从教学水平上来说,两位男教官的水平要比柳德米拉高,但是他们的人气显然不如柳德米拉。
尤其是男学员,更加喜欢上柳德米拉的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