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到底成全了谁(1 / 2)

加入书签

掌珠令正文卷第三百零五章到底成全了谁在真实的历史中,想要改变历史的进程做个革命者极不容易,云薇本身也没革命的觉悟。

然而云薇如今所处的世界只是书中演化而来。

上有有野心的杨妃,身边有封为女侯的女人。

女子的地位本就比这是历史要高,还有武道等等不可能出现在历史中的事。

云薇不怕说出一些超前的事,去改变一些进程的。

皇上再一次坐正了身体,严肃问道:“教育部?!挺新鲜的词儿。“

“教育部顾名思义只管同教育有关的事物,主持全国大大小小的考试,从会试到考秀才归教育部管。”

云薇冒出教育部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不过需要完善,更适应当前的背景。

“臣以为教育部直属于陛下,独立于六部之外,首辅大学生对教育部有监督权,没有直接任免教育部的官员权力。

往后入仕的考生再也不用紧跟坐师的脚步,可以全国统一教材,不单单只考四书五经,还可适量考格物等等。”

皇上从中看到了打破世族同勋贵朝臣垄断的机会,纵然有教育部也不能让朝廷上再没党派,再无党争。

但是,皇上看到降低大臣们结党,乡党同师党不在固若磐石。

“教化万民也是陛下责任,开民智可使得国富民强,利在当世,功在千秋……“

”少拍朕马屁,朕不吃你这套。”

话是这么说,皇上面上多了几分笑。

从中看到了成为圣天子的机会,皇上可以篡改历史把自己美化一番。

他从本心上希望后世人认可自己的,他夺了杨家的基业带来和平,是有功劳的。

杨家人若为帝不如他。

皇上目光扫过萧首辅几人,缓缓抬起手臂,手指在空中划过,思索点谁为主考。

既然备选主考被云薇猜到了又捅破,皇上不可能再用备选的官员做会试主考。

今年皇上真心想选一些人出来辅佐太子。

最近他自知身体不不大好,武道的确出了一些问题。

大皇子穆晨不让他省心,只能多挑选一些新晋的官员出来辅佐穆晨。

科举公正又能压下前线不好的消息,转移百姓们对大皇子平庸无能的议论。

皇上的手指越过萧首辅等六部重臣,停在了女侯方向,云薇看了一眼,着急道:“陛下……”

“来人,将荣宁女侯带去贡院,关起来。”

门口带刀侍卫冲了进来,直奔女侯而去。

云薇抬高声音,“您再考虑考虑,女侯大合适……”

委屈郁闷席卷云薇,自己一套组合拳完全没让女侯占便宜的心思。

女侯也被突然而来的‘重用’吓了一跳,会试主考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得封女侯多是因为她为皇上向杨家女公子提亲。

并早早支持皇上,算是从龙之功。

当时江氏是穆地主正妻,是皇上的弟妹,她是沾了光的。

在朝廷上纵然政见不合的官员在攻击她上面却是统一的。

因为她是女人,同所有官员性别不一样。

她最近很忙,只是做一些协调的活,万万没有想到她的外孙女……不对,云薇不肯承认她。

云薇一番炫技般的陈词,怼首辅,震百官,竟然让女侯接了一个大饼,她想都不敢想的差事。

女侯脚有些软,侍卫们抓着女侯的胳膊才勉强站住,眼底一片迷茫,嘴唇如同上了岸的鱼一张一合。

她一直望着云薇,直到被侍卫们带出御书房,送到贡院关起来,她还没能回过神来。

这事怎么发生的?

她不是要拦着云薇冒犯圣上,想着皇上被问罪后帮云薇一把。

她外孙女……帮她谋到了会试主考?!

她率先想到该不该徇私点云默为会元?

自己的亲女婿又是才华横溢的云中君,总要得到关照。

不仅是女侯,整个御书房的朝臣被皇上震得忘记呼吸。

女侯在朝廷上相当于吉祥物,从不曾掌过实权,也没太大的贡献。

皇上并不信任女侯。

曾经无限接近于会试主考的礼部侍郎面容发苦。

云默一定把曾经的旧怨告诉云薇。

否则云薇不会把他打下去,扶持女侯上去。

皇上志得意满,让你们猜朕的心思,这一回儿都傻了吧。

尤其是云薇睁大不可置信的眸子的小模样,皇上积攒的阴郁不快退了不少。

他不用去找江氏发泄,也能让心情好起来,如同滚水沸腾的神经性头疼安静了几许。

“朕思来想去,女侯身为女子,无望入阁,新晋官员拜坐师,不会跟随老师的脚步,她是最适合做主考的人。”

“……”

云薇瘪了瘪嘴,自信的笑容化为僵硬,看起来如同苦瓜。

“以后朕打算将教育部交给女侯——就看是否能在本次科举上保持公正,朕知你担心云默。”

皇上故作遗憾叹了口气,眼里堆满愉悦,见云薇难受,他就欢喜:

“为朕,为天穆王朝,你继父便退让一次。”

“凭什么?!”云薇脱口而出,“陛下此言差矣,科举考试准则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个举人一视同仁,考生不分身份高低,凭才取士。”

“主考的亲人是不可参加考试。”皇上摊手,玩味看着云薇,“朕也很遗憾呐。”

“亲人?女侯是家父亲人吗?”

“……”

“不仅不是亲人,仇人还差不多。”

云薇提高嗓门,声音尖锐高亢:“陛下随便找个人问一问,女侯同家父有何关系?

在她护着江氏,为那个老太婆出头求皇上恩典后,家母不可能再同她有任何关系了。”

“她同家母,同家父都不是一个姓,家母家父不曾向她行礼,她做主考,家父需要回避的话,有违科举公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