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不择手段(1 / 2)

加入书签

一边品着茶,一边琢磨着两份信的内容,这两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可实际上却大有牵连。由于朝堂上大臣们之间争斗非常厉害,这就给了崇祯极大的运作空间,在他的支持下,以于栋梁为代表的温和派肯定会取得胜利。

于栋梁表面上采取与吴家军合作的态度,实际上是看上吴家军的银子,他们这是因为朝廷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眼看朝廷就不能运转下去,急需要一批银两来应急,才把吴名当成了冤大头。。

至于曾加赋税,势必会遭到以薛国观为代表的江南富商的拼死反对。崇祯也没有这个胆量。即便崇祯能够说服薛国观,做出增加赋税的决定,以朝廷的办事效率和落后的通讯手段,增加赋税的圣旨一级一级的传达下去,最起码也要三个月以后,然后官府在慢吞吞的收税,集中起来在送往京城,至少也要一年以后,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早已经撑不下了。

按理说,大明朝并不缺银子,从他们恐怖的购买力就可见一般,自从马化臣到京城开商铺以来,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就换回了八百万两白银,这就是说,如今的大明朝是穷了方丈,富了和尚。银子都在达官显贵士绅富豪手里。

吴名曾经在历史书上看到过,就在李自成兵临京城的时候,为了筹集军饷,崇祯只好放下身段向大臣们募捐,结果大臣们一个个哭穷,最后竟然只募捐了不到二十万两银子。而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后,仅从这些人手里就搜刮到了二千万两银子。

每当看到这里,吴名都会掩卷长叹,他也曾反复思考过,大明朝为什么会走到这种地步。经过认真的分析,吴名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群体所不同。

朱元璋登基之初,曾经和大臣们约定,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谓的共治天下,也就是与这些达官显贵共同拥有这个天下了,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想在这些士大夫的拥护下,让他的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任何一件事情有利就有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带来的恶果就是,皇帝被这伙人给架空了,只要皇帝做出哪怕一丁点对士大夫不利的决定,就会遭到他们的共同反对。如果遇到一些强势一点的例如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皇帝,情况还会好一点。但是遇到一些窝囊废,皇帝他就有天大的本事,在种种掣肘之下,也难以有所作为。

与士大夫统治天下,当然就应该给他们利益了,于是朱元璋大笔一挥,规定士大夫可以不用交税,这样一来,以皇族和士大夫的利益群体。就只能靠他们眼中的草民供养了。

由于开国之初,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口急剧减少,土地兼并的矛盾还没有那么激化。大明朝确实也风光了一百多年,可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在加上一些士绅阶级的贪婪,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在加上士绅不用纳税,于是大批的农民就把手中的土地挂靠在士绅的名下,借以躲避越来越繁重的税赋,这样一来,朝廷收的赋税就越来越少。

在没有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大明朝还能支撑得下了,可不幸的是,小冰河这一个特殊的自然现象,正好让崇祯给摊上了。由于气候变冷,天下大乱,粮食的产量大量减少。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在快要饿死的情况下,就只好杀官造反,寻求一条活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