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参观学堂(1 / 2)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萧成就来到了课堂前面,听到里面那国子监祭酒在那里讲解着课本。

萧成听到了一下,讲得是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居然是左传!”萧成听到之后,说道。

对于历史,萧成还是非常喜欢的,就是读书的时候实在不喜欢课堂上的老师通过课件讲课的历史,更加喜欢一些其他人的讲解。

尤其是一些人讲的所谓的,千年国运之说。

夏商周三朝,这千年国运,以内外对抗,争利于野。名亡于内,实亡于外。

这三个国家算是奴隶制国家,同时也是放牧为主的国家,农业仅仅只是刚开始而已,因为当时铁器还没有完全普及,所以耕地只是少部分地区而已。

为了稳定国家,三朝往往都是发动了边境战争,通过掠夺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奴隶。

同时,在新夺取的地区,设立诸侯,来控制地方。

也因此,这些王朝,往往不是在开边,就是在开边的路上。

但是如果一旦无法开边,很快这些王朝就迅速陷入了内乱中,尤其是手下的诸侯们不再听从共主的命令了。

所以,这个时候君王很快就成为了傀儡了。

尤其是战国末期的东周君主,只能控制洛阳的附近地区了,甚至连名义上的王都没有人认同了。

这秦到五代十国,这千年国运,以东西对抗,争利于陆。名亡于外,实亡于内。

从秦朝以关中咸阳为都,一统天下之后,便开始了拉开了东西对立的序幕了。

咸阳之后的长安,往往是政治中心。周朝的洛阳,往往是经济中心。

尤其是铁器的发开,使得人民对于土地的开发程度更加进步了,由此开始农耕文明开始了。

从这开始,国力开始迅速增加,但是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出现了。

那就是种子的问题,在秦之前的中原地区,对于农耕程度是很低的,也因此对于种子的开发程度也很低。

但是西方早一步进入了农耕文明了,他们已经培育出了很多优质的种子,开发了很多物种来。

所以,汉朝就开始了不断的西征,就是连同西方的世界,希望获取更多的炼金技术,还有大量优秀的种子。

由此开始中原人的餐桌上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材来,否则会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尤其是商周早期,因为粮食不足,导致大面积的人祭。

但是这个时期,国家很快对于土地发发开陷入了瓶颈之后,很快就爆发了农民起义了。

然后,迅速朝廷内部授权地方派系,很快就镇压农民起义了,但也放出了地方军阀。

很快,一个王朝迅速陷入了军阀混战了。

这个情况,在汉末,唐末可谓是频繁出现了。

甚至最后一个君王,就是被自己手下大臣给弄死的。

自宋到清末民初,千年国运,以南北对抗,争利于海。名亡于内,实亡于外。

尤其是大运河的出现,连通了南北运输,使得国家整个经济形势出现了逆转。

运输的便利,也导致了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从那个时期起,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最终确定在了南京地区。

政治中心也逐渐北移,确定在了北京地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