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王进(1 / 2)

加入书签

就在这浮想联翩中,在年前王定六终于来到了北宋的最繁华都城,东京汴梁。

此行带着房玄度、王寅和刘赟、王安、郑天寿五名教头,以及十余名伴当,赶着数辆牛车,踏入了这个时代可以说最宏伟的城市,汴梁城的大门。

除了房玄度以外,众人都没来过东京,当那周长六十余里的高大城墙出现在众人眼前时,所有人无不瞠目结舌,连王定六都惊呆了,之前他还以为东京也就跟江宁城就是后世的南京差不多呢,看起来还是想错了,连城墙高度都差着数丈。

依托如此巨城,怎么会十几年后就不战而降呢?大金国尝到如此甜头,又怎么可能不滋长其占领北方的野心?

王定六心内暗自感叹,不由得对赵诘父子更多了份鄙视。

见城门口有虞侯兵丁验看入城关引,又叫符照,后世所谓拜托某人关照关照,就是这么来的。王定六不敢造次,吩咐大家将随身长兵刃藏在车上,提前将关引凭证拿出来。

“哦?这位大官人要去蔡太师和朱应奉府上?”

王定六坦承了此行的目的后,那官员也客气了不少,还特意告诉他两位官人府邸的位置。

一路上从东水门走便桥,直到大相国寺旁的织物街客栈停下,直走了半个多时辰,居然还是外城,可见东京城的广阔。边走,房玄度边给众人介绍东京的景物,他虽然离开汴梁日久,可是总还有些印象,什么御廊西街、龙庭晚照、州桥夜市等,所见物华天宝,人物众盛的风貌,还要远胜金陵。

这汴梁城内的主要马路宽有百余米,一眼望不到头,店铺林立,人潮涌动,除了房玄度,可让其他人看得目不暇给,连王定六也不例外。

最让他不可思议的是东京的大街,干净整洁远超他的想象。整条马路被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被隔离开的是御街,御街都设有排水沟,然后两侧才是主路,主路两边居然还有栽种了树木的绿化带?!

再看十字路口,还摆放着写有“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这十二字的交通提示牌。

此时他才体会到,这北宋的所谓先进和文明程度,在这个时代确实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太有规矩了,街面上这么一看,显得秩序井然。

可惜了…如此华夏如何能眼看着落入游牧部落之手?!

王定六穿越近一年来,其实并没有多少家国情怀,也没有什么挽救大宋于水火之中的民族主义抱负,想的更多的只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个人状况,摆脱贫困。就算看过了金陵城的繁华,也没有多少触动,北宋是注定要灭亡的,他一直是这么认为,最明智的做法是效仿混江龙李俊,在海外避难,这才是他真正的打算。

再说女直人的大金国,那不也是华夏民族吗?何必较真呢?

但此刻身处东京汴梁,他的心态却逐渐发生了变化。他猛然意识到,从后世的角度看,北方的游牧民族固然是华夏的一员,也属于炎黄子孙的分支,可此时他们的文明程度,却实在太低了。

大金灭北宋,绝对是一种历史的退步,文明的退步而不是前进啊…

想一想房如海那些人,以及王寅、孙五等众兄弟,还有太公和天阙村的数千乡民,再看一看身边东京城这些普通的百姓,他们在十几年后的这一场灾难中,下场会如何?…

覆巢之下无完卵,自己真是该把眼光从江湖山寨挪开,放得更远一些啊…

歇息一日,第二天一早,王定六率众人先去了蔡京府上,送上陈应侯的书信,以及五十盒木盒香皂。

也不停留,再顺利找到了朱勔府邸,递上拜帖,等了半日,府上干办回说,朱大官人进宫伴驾未归。

见不到人也是意料之中,只好留下事先备好的五十盒木盒香皂,还有那十盒花岗石盒子的香皂,这才是重中之重,只说是金陵陈大户让送来给朱应奉赏玩。

又说了下榻之地,自己到正月一直都在,便告辞离去了。

“大官人不回金陵过正旦,却让太公牵挂。”

“无妨,某家与大人事先已说过,这一趟东京许多事待办,却是不得不如此。明日你与郑天寿兄弟先去寻找王进教头的住家,再去大相国寺左近看看有无僻静些的宅院出售,另外…再打听下殿帅府的新任殿帅何时上任。”

虽说跟来的几人都事先知道,此行汴梁耗费时日不短,可此时才十一月,距离过年还有近两个月,这么长时间呆在东京,总要有个合适的理由。

来之前王太公也是不满,王定六找了百般理由,说要上下打点、考察东京市井,寻找地段买宅子,增长见识等,太公还是不愿松口,岂有儿子过年不回家之理?

不得已,又被他搬来霸王托梦作为借口,才勉强过关。

王安和郑天寿有些面面相觑,这两人对东京本就俩眼一抹黑,找王进的家和寻找宅院都可以托人问问,可打听殿帅府高层任免这种事,是寻一般人能问的吗?

还是房玄度在旁道:“此事还是愚兄去问吧,他两个怎会有此门路?不知小官人哪里得知殿帅府此等机秘事?”

王定六命几个庄客伴当在门外守着,不让旁人靠近,这才对几人道:“此乃陈应侯透露给小弟的,那个高俅本是当今官家旧日宠信之人,前年又特意在西夏军中混了军功,就为了此时方便拔擢高位,此事你等万勿外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