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处理九大家(2 / 2)

加入书签

“臣领旨。”

说完就一刻都等不下去了,赶紧跑出了皇宫。

朱翊钧跟着那人一起走出宫门,说来奇怪,明明是晚上,但朱翊钧却觉得天色是那么的好看。

...

第二天早朝,

陈有年又进行了第三次退休的请求,“陛下,臣自感时日无多,请求回乡再见臣的儿子最后一面。”

这次朱翊钧就没有阻拦了,“既然陈尚书已经这么说了,那朕就不阻拦了。”

“吕师,回乡的所有规格都按照最高规格来,不必担心花费银两。”

“谢陛下。”

看见自己仅仅请辞了三次,皇帝就允许了自己的离开,陈有年满脸苦涩,佝偻着身子无奈地回到了队伍当中。

在给陈有年留够了足够的尊重之后,张居正又站了出来,“陛下,近期海上倭寇已经消失不见,已经没有了继续海禁的原因,臣请求打开海禁,还沿海百姓一个自由!”

“诸位爱卿怎么看?”

朱翊钧饶有意味地转过头来,看着底下的衮衮诸公。

“陛下,依臣看来,这毫无意外是史无前例的大好事啊,想必万民都会为陛下祈福的。”

“是啊,陛下,这是造福万民的好事,谁要阻挠,就是于国不利!”

...

“哦?现在没有祖训的事了?”

朱翊钧看到他们的表现,感觉异常的好笑。

“陛下,时代变了,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了,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陛下,太祖爷定下这个政策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大明能解决沿海的祸患啊。”

...

“好,张首辅,之后你把税率,港口数目等问题都给朕写一个折子,之后递上来就好。”

“臣领旨。”

看到诸位大臣都没有什么别的要说的了,朱翊钧也就趁这个时机说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变化,“诸位爱卿,朕欲要重开明算科,以弥补我大明税率人才的不足,诸位意欲如何?”

“陛下准备如何开课?”礼部尚书陆树生谨慎地问道。

“与军校一样,朕开学校让他们来,毕业后工作了在还学费即可,前期学费,朕出一半,太仓出一半,诸位认为如何?”

虽然不少人都想反驳,但想到之前江南九大家的后果,都不敢出言反对。

“那好,陆尚书,之后给朕递一个折子出来;第一批在京城,江南各开一校,总共招收三百位学生。”

“臣领旨。”

朱翊钧想了一下,也没有想到还有什么别的要说,隆庆六年的最后一次朝会也就这样结束了,之后就是明朝官员最长的元旦假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