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王小雨(下)(1 / 2)
在深深的庭院中,孔嘉诚的父亲在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他躺在舒适的床上,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感慨万分。儿子孔嘉诚坐在床边,手里拿着药碗,眼中满是关心和期待。
“父亲,您觉得怎么样了?”孔嘉诚轻声问道。
父亲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嘉诚,我感觉好多了。你的照顾真的很周到。”
孔嘉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只要您身体能好起来,儿子就心满意足了。”
在父亲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孔嘉诚的心中一直牵挂着远在苏州的王小雨。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想起与她共度的那些美好时光。那些温馨的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仿佛就在眼前。
“父亲,我想要去苏州一趟。”孔嘉诚突然开口。
父亲有些惊讶:“去苏州?是为了那个王小雨吗?”
孔嘉诚点了点头:“是的,父亲。我很担心她,我想去看看她过得怎么样。”
父亲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嘉诚,你知道我一直都很支持你。但是,你也要明白,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也许王小雨她已经……”
“父亲,我知道您担心什么。但是,我只是想去看看她,确认她是否安好。”孔嘉诚打断了父亲的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父亲看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你去吧。但是,你要记住,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孔嘉诚感激地看了父亲一眼:“谢谢您的理解,父亲。我会的。”
带着满心的期待和一丝不安,孔嘉诚踏上了前往苏州的旅程。他的心情异常激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王小雨的身影。他想象着她脱离青楼、重获自由后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孔嘉诚终于回到了苏州。他迫不及待地赶到天香楼,想要会见王小雨的鸨母。然而,当他走进天香楼的大门时,却看到鸨母一脸冷漠地站在那里。
“孔公子,你来了。”鸨母不冷不热地说道。
孔嘉诚心中一紧,急忙问道:“王小雨呢?她在哪里?”
鸨母嘴角微扬,一抹狡黠之色从她眼眸中一闪而过:“孔公子啊,您可真是个多情种子呢!只可惜呀……要让您失望咯!那王小雨姑娘呀,早就被广东那边儿来的一个富商给赎身带走喽!人家可是花了整整两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哪!”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劈落在孔嘉诚头顶,他只觉得天旋地转,身体瞬间失去支撑般瘫倒在地。心中翻涌起无尽的懊悔和愤恨——他既痛恨王小雨如此无情无义、见利忘义,又后悔自己当初为何没有果断追随而选择滞留家中。
可此时此刻的孔嘉诚哪里知晓王小雨背后所隐藏的苦衷与真相?自那天起,他整个人都变得郁郁寡欢起来,往昔那个风度翩翩、谈笑风生的才子不见了踪影。如今的他时常将自己封闭于房门之内,整日长吁短叹,以泪洗面。期间更是挥笔写下无数充满哀怨愤慨之情的诗词佳作,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王小雨背叛行为的谴责与怨念。
然而,无论怎样努力,他终究还是难以摆脱情感的纠葛。每到夜深人静之时,那些曾经与王小雨共同度过的美好岁月便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一幕幕温馨甜蜜的场景如电影般在脑海不断放映。这些回忆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一边刺痛着他千疮百孔的心,另一边又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不久之后,孔嘉诚的哥哥孔嘉功从京城回来探亲,收到消息后的孔府内一片喜悦和热闹。孔嘉功在朝中做官,身份显赫,他的归来自然引起了整个家族的关注和期待。
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孔嘉功与爱妻胡氏携一众家眷踏上旅途之路。他们一行人或骑马、或乘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官道缓缓前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行至中途,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变得阴沉灰暗,滚滚乌云如墨般翻涌聚集,眨眼间便遮蔽了整个天幕。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洒而下,密集得仿佛要将天地连成一片。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毫无征兆,且雨势愈发凶猛,瓢泼之势犹如天河决堤一般。
雨水猛烈地敲打着地面,形成一股股激流,迅速淹没了道路。泥泞不堪的路面让车辆寸步难行,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坍塌毁坏的情况。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状况,孔嘉功与胡氏当机立断,寻思着必须尽快找到一处可以遮风挡雨之地稍作歇息。
就在二人心急如焚之际,前方不远处竟隐约可见一座建筑的轮廓。待走近一看,原来那是一座清幽雅致的尼姑庵。眼见雨势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孔嘉功夫妇商量一番后决定暂时入内避雨,待到雨停路通之后再重新上路。
踏入庵门,孔嘉功礼貌地向庵内的小尼说明来意,小尼闻听不敢怠慢,急忙前去禀报住持。不多时,一位身披袈裟、慈眉善目的老尼来到众人面前,她便是这座尼姑庵的主持——紫虚大师。
紫虚大师在了解到孔嘉功来自京城且身居高位后,态度更显殷勤,连忙吩咐众尼准备斋饭并收拾出几间厢房供孔嘉功及其家人休息。自己则亲自引领他们前往安置之处,并沿途介绍起庵中的景致以及日常功课。
待一切安排妥当,孔嘉功对紫虚大师及众尼表示衷心感谢。此时此刻,尽管屋外风雨交加,但屋内却是一派温馨祥和之景……
在尼姑庵的那段日子里,孔嘉功一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与照料。尤其是孔嘉功的妻子胡氏以及家中其他女性眷属们,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安排与照顾。
而这个尽心尽力照顾他们日常生活的人,便是王小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小雨竟然在此处出家修行。尽管身处在这清幽宁静的尼姑庵之中,王小雨内心深处却难以割舍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每当目睹孔嘉功一家其乐融融、充满欢笑的时候,她便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个曾经深爱过的男人——孔嘉诚。
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如今已成为她心底最为痛楚的记忆,如影随形般萦绕心头。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次微笑都深深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让她无法释怀。然而现实的残酷却使得这份情感只能深埋于心,无处倾诉。
那一日,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孔嘉功的妻子胡氏,正在尼姑庵的后花园中悠闲地赏花。突然,她注意到一位年轻的女子,身着素净的尼姑服饰,面容清秀,举止端庄,正在给园中的花草浇水。这位女子正是王小雨,每日负责为孔家送饭。
胡氏觉得有些不解,如此年轻漂亮的女子,为何会选择出家为尼呢?她心中充满了好奇,决定找个机会与王小雨攀谈一番。
恰在这时,王小雨送来了新鲜的饭菜。胡氏趁机迎了上去,微笑着说:“小师傅,这几日看你送饭很是勤快,真是个有心人啊。”
王小雨闻言,双手合十,低头施礼道:“夫人过奖了,我只是尽力做好本分之事。”
胡氏见状,更加好奇了,她轻声道:“小师傅,恕我冒昧问一句,你这么年轻漂亮,为何要选择出家为尼呢?”
王小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但她很快调整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身世遭遇。她说,自己的父亲原本是苏州震泽地区一个非常有名的私塾先生,名叫王振兴。她自幼受父亲熏陶,也颇通诗书。然而,命运多舛,父亲去世后,家中遭遇变故。
胡氏听着王小雨的叙述,心中感慨不已。她深知命运无常,人生中总会遭遇种种坎坷。而眼前的王小雨,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着一颗纯净善良的心,这份坚韧和勇气令人敬佩。
就在此时,孔嘉功恰巧从书房走出来,他听到王小雨讲述身世时提到了“王振兴”这个名字,顿时愣住了。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太熟悉了,正是他年轻时的恩师、那位曾经在他求学路上给予无数指导和鼓励的私塾先生。
孔嘉功不敢置信地走到王小雨面前,仔细打量着她。他发现这个小尼姑的眉眼之间确实有着几分熟悉的神韵,与他记忆中的那个可爱的小女孩颇为相似。
他试探着问道:“小师傅,你父亲真的是震泽的王振兴先生吗?”
王小雨抬起头,看到孔嘉功脸上的震惊和激动,心中也有些惊讶。她点点头,轻声答道:“正是。”
孔嘉功顿时激动起来,他一把拉住王小雨的手,说道:“真是世事难料啊!没想到我竟然在这里遇到了恩师的女儿!小雨,你是我的恩师之后,我理应照应你!”,她无奈之下才选择出家为尼,以求内心平静
王小雨见状,感动得眼圈泛红。她自幼失去亲人,在尘世中历经磨难,如今遇到故人之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含泪施礼道:“多谢孔施主仗义相助。”
于是,孔嘉功心中满是关切,继续追问王小雨:“小雨,我记得老师和师母在我离开后不久便相继离世,那之后你是如何生活的呢?”
王小雨眼中闪过一丝哀伤,但她强忍着泪水,开始细述那段艰难的岁月。
“父亲和母亲去世后,我变得举目无亲。幸得父亲曾经救助的一个名叫宋作文的走街串巷唱戏的先生,他看我孤苦无依,便收留了我,带着我一起串乡唱戏,相依为命。宋先生待我如同亲生女儿一般,教给我许多生活的技能和为人的道理。”
说到这里,王小雨的眼眶微红,显然那段日子虽然清苦,却充满了温情。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宋先生因病去世。那时我身无分文,为了报答他的养育之恩,我决定卖身到天香楼为宋先生安葬,虽然那里是风尘之地,但我发誓只卖艺不卖身。在天香楼的那段日子,我遇到了震泽的孔嘉诚公子。他为人正直,得知我的遭遇后,发誓要为我赎身,让我脱离苦海。”
王小雨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情。
“孔公子回家取银子的期间,老鸨贪图钱财,竟用迷药将我迷倒,然后以两万两的价格将我卖给了广东的一个富商。那个富商在船上便对我实施了奸污,我醒来后,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生无可恋之下,我选择了跳船自杀。幸运的是,我被一位好心的渔民救了起来。”
王小雨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平复心中的情绪。
“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和屈辱,我对尘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留恋。于是,我来到了这里,选择出家为尼,希望能在青灯古佛的陪伴下,度过余生。”
听完王小雨的叙述,孔嘉功和妻子胡氏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王小雨提到的震泽的孔嘉诚公子正是自己的亲弟弟。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子,竟然与自己家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
孔嘉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愧疚和自责。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时曾经受到王振兴先生的悉心教导,想起了那位和蔼可亲的师母,想起了曾经与自己一起打闹玩耍的王小雨。如今,恩师的女儿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而他作为昔日的受教者,竟然一无所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