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征讨(1 / 2)

加入书签

一言九鼎!在兴汉军来说,大将军陈凉的决定就是基本方针,这一点用不着怀疑。

这时,苗仁辅转头了一声不吭的老冤家司徒雅,开口说道:

“大将军,我军以兵员干练而论,当属水师将士最强,南阳一带河流水浅,仅容先登和鸳鸯舟之类的小船通行,您是不是认真考虑一下?”

闻声,陈凉自信地一笑,摆手说道:

“那就不必了,前些时候,有人送了我一件模型,你们来。”

两名亲兵抬着一辆大车的微缩模型来到白虎节堂,在座的将领们好奇地围拢过来打量这辆全长仅有尺许的微缩模型。车辆细节刻画得中规中矩,就连车轮上的轮辐和一侧高起车厢上覆盖的生牛皮跟铁制泡钉都能得清清楚楚。

如今,河北地区被东胡人杀得十室九空,行走百里都难见人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秦人,若非强悍得不似人类,再不然就是借助于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这辆车就是河北地区秦人迫于生存压力发明出来的偏厢车,主要功能是用来对付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效果也是经过实战检验的。这件器物是太行山神龙石耳日前送给陈凉,用来联络双方感情。

说到底,龙石耳比不得林旭投资大下注早,也比不了大江龙君敖平家大业大,祂只能是放低了姿态,希望今后陈凉得势能对饱经战乱的河北多多关照。

用审视的目光来回打量着这件玩具似的车辆模型,司徒雅摸着下巴,好似若有所思地说道:

“这是武刚车吗?不过细起来,好像又不大一样啊!”

司徒氏也算是老秦人贵族世家源流,但祖辈上就混得不怎样,司徒雅也捞不到多少恩荫实惠。当年资历尚浅之时,他也在河北驻军混过几年。驻扎北地的秦军是以车、步、骑的混编军团为主力,因此司徒雅对武刚车和轻车之类的各种战车也有所接触,留意观察之下,他倒也得出一些名堂。

望着手下们不明所以的各异表情,陈凉大笑起来,介绍说道:

“此物名叫偏厢车,在车子前后各留有铁索快速联结。要是围成车阵架起火器弓弩,呵呵呵呵,大都督,这车阵怕是不亚于你水师的战船吧!”

司徒雅想象了一下陈凉所描述的这个场景,连连点头说道:

“嗯,此等重车专司防守倒也合用,只是拖动这么多战车,只靠人力怕不成啊!若要大量调用牲畜的话,沿途草料消耗量太大,我军在北线积蓄的粮秣被毁,只用在南阳一战倒还可以,行动距离再远一些,粮秣补给便要跟不上了吧?”

“不妨事,本座已命人改装了一千辆偏厢车,只要这次用得上那就够本了,下回该怎么办,到时再说。”

听了陈凉如此表示,司徒雅点了一下头便不再言语,在座的其他人也谈不上有什么像样的意见,这件大事就此拍板决定了。

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日常供给士兵食用的粮食,供应战马的一般草料和精料,全加起来数量多得吓死人。兴汉军延续秦制向所属州郡乡镇收取的各类赋税当中,也包括了每户农家必须上缴的五捆稻草和一斗黑豆,这些用来供给大军所需的饲料。由于在前不久,汉水以北的州郡被铁勒人突袭焚毁了不少囤积的粮秣辎重。这次为了整军备战,陈凉临时缩减了包括对霍山的粮食交易在内的许多开销项目,最大限度集中资源保障供应前线战事,这个情况很快引起了林旭的关注。

大将军府邸后院的庭院中,一架猕猴桃生得郁郁葱葱。荫凉之下,林旭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坐在他对面的陈凉则显得很尴尬,低声下气地解释说道:

“林大哥,不是小弟不讲信用,实在是力不从心,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这一仗打完,一定补上差额。”

闻声,林旭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啪嗒”一声把一只手镯样的银白色金属物件丢在石桌上,说道:

“好了,我知道你也不容易,这个小玩意送给你,滴一滴血在上面。”

“滴血?什么玩意这么邪门?”

荆州乃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故地,楚人素来笃信巫蛊之术,因此西南一带巫风盛行。在如此普遍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陈凉时常被下属们提醒防范此类事物。虽然不怀疑林旭有什么不良企图,他心里面也始终难免觉得怪怪的。当陈凉把手镯模样的金属器物套在左手的手腕上,跟着又滴了一滴鲜血上去。霎时间,眼前彩光连闪,光幕出现了复杂得叫人头昏脑胀的虚拟画面,到处都是闪烁的文字和数字,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标识物在眼前晃来晃去。

若非陈凉的平衡感一向不错,光是瞪大眼睛着这些一窝蜂般涌出的玩意就要呕吐了,太叫人眼花缭乱。

手扶着石桌缓缓坐下,稍微定了定神,陈凉惊异地说道:

“这……这是……”

“嗯,数字化战场显示系统。算了,这些话说了你也听不懂,算是一件法器。该怎么用,这有附带说明,你自己慢慢琢磨吧!”

抛下这么一句话,习惯了当甩手掌柜的林旭施施然地飘然离去。如此轻描淡写地提供协助,不代表他对陈凉的关注度下降了,只不过是另有一件事需要林旭去处理罢了。

巫山神女峰山神庙

“哎呀!林山君,稀客呀!您怎么有空造访寒舍?”

得到手下们的禀报,正在替心爱的宠物西贝猫沐浴的巫山君萧柏琅,如火烧屁股一样来到山神庙门口,一见面祂就满面堆笑地问候着。

林旭神色暧昧地一笑,说道:

“哦,我刚去了一趟江陵,想起咱们相约的日子快到了,故此前来登门叨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