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百十余城徒步行,五十三参善财童!(1 / 2)

加入书签

&nbs)非是我杞人忧天,而是我似已看到,万千佛寺道观,一朝毁于一旦。”

寒山大师看起来有些悲观,师子玄也不知该如何应答,只能安慰一句:“盛衰乃因律循环,天道如此,大师莫要挂怀。乐观才是正理。”

寒山大师笑道:“贫僧没有悲观,只是一时感叹罢了。多言了。今天请小友前来,一是多谢小友布施,二来也想与小友结个善缘。小友若是有什么困惑不解之处,不妨直言。贫僧若是有什么能帮助你的地方,一定尽力而为。”

师子玄心中一动,忽然诚恳问道:“大师。我的确有一个疑惑难解。”

“小友请说。”寒山大师做聆听状。

师子玄问道:“修行至真人,应醒前生种种。但我前世难明,便难得道果圆满。大师可知这是怎么回事?是否可助我圆满果实?”

寒山大师微微惊讶道:“我观小友已有真人修为,却没有堪破前生?”

师子玄道:“非是不能明见,而是所见皆空,皆是空白。”

寒山大师问道:“前生空无,便是最初的灵光。此为元始。但如今世间,大概只有天地生养,自性而成之灵,才会有此异状。你是否是天地生养而成?”

师子玄道:“天地生养的确。无父无母也是。从师姓,但并非一切空无。仍有光怪陆离的混乱记忆,在元神之中留影常驻。”

寒山大师也露出惊讶的神色,想了半天,便问道:“贫僧冒昧问一句,小友修行多少年头?”

师子玄道:“从入道至今。三十余年。”

寒山大师点头道:“正法修行,缓缓而行。三十年小成,六十年大成。九十知法界家乡,百岁情怀在心,天地同心同一,仙道成,佛果得。小友如今不过三十余年,就有大成之境。却是走了一条勇猛精进的道路。”

顿了顿,寒山大师又问道:“小友困惑。我不敢妄言。为何你不去请教你的传法上师?”

师子玄道:“师父难见。三十年才有一面之缘。”

寒山大师又道:“人不可见。神可见!”

寒山大师说的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意思就是说,师子玄这个“人”,想要见祖师。必须要等到指月玄光洞开**会时,才能有缘见祖师一面。但他的元神却可不受地域时空所限。

这里说一下何为“元神出游”。

世间常说,元神出游。大多会理解成为。自己的元神离开了自己的身器鼎炉,变成一团无形之物,游荡这个世间。

其实不是这样的。

那是神识化传离体,出己身远游。可以理解成,自己的识神从身体转移到用法力塑造出来的一个容器,借此离体游走。

这可以称为神识化传之身,称化传身。称阴身,光阴身。都可以,法力尽了之时,此身消散。若及时收回。神识之中可知此身所见所闻。但若不及时收回,对于修行人本身没什么影响。但法力散尽,则此身所见所知,本尊也不会知晓。

而元神则不一样。

他无所谓出游与不出。

它就在那里。无所谓动静的概念。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会束缚它。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会说,他一场大梦,忽然梦见了几千年前,或是几千年后的事情。醒来后,说的煞有介事,好似真的见到过一样。而流书后世,后世人一一印证,竟然分毫不差!

这是怎么回事?仙佛说后来世,尚只是在推演之中。这人又怎么会做到?

这就是元神游动今古。很奇怪,很玄妙,常人的见知解释不了。但他的确存在,古往今来野史笔记之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

修行人想“元神出游”,也是在定静之中,运元神观照,想去何处,去何地。无需游走。一念之间,就可到达。

无距之距,神游一念之间。就是如此玄妙。能行何处,行多远。受制于自身的道行修为,法力高深,和自身的见知都有关系。

师子玄如今已有真人修为,已经可以元神出游。但所行很有限。不过若想要一念回转指月玄光洞,元神之中参见祖师,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师子玄很无奈的说道:“见与不见,并无分别。师父只有一句话,行路慎行。日后自见分晓。不可说,莫能说。”

寒山大师闻言笑道:“原来如此。先问一句,小友下山之时,令师是如何说的?”

师子玄想了想,说道:“师父只说了世间行走戒律。要我离山之后,过千山万水,如此才能圆满道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