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平静的黄河(2 / 2)
到达吴堡的唐秋离,接到**中央电报,此次防守黄河防线,不仅仅是定边的事情,日军兵锋所指,陕甘宁边区也首当其冲,断没有推卸责任的道理,电请唐副委员长,准许陕甘宁边区留守处派部队参与河防,求之不得,正愁正规部队过少的唐秋离,当然不会拒绝送上门来的好事,立即答复,完全同意,兵力多少自行斟酌。
当天下午,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肖劲光,带着四个团的部队赶到,唐秋离暗自赞叹,八路军非但言出必行,行动也如此迅速,当然,也不能亏待了人家,唐秋离命令定边警备区后勤部,立即给八路军各部队换装备,这到让肖劲光喜出望外,一枪未放,就得到了这么多好处,主席真是料事如神,知道唐秋离不会亏待自己。
八路军后方留守处部队,接管了永合关至壶口这一段防务,唐秋离把指挥部设在吴堡渡口,这是黄河陕西段最大的渡口之一,与山西柳林镇隔河相望,是从太原到黄河最近的路线,也是判断冈村宁次最先进攻的地点。
等了一天,没有日军动静,山西方面传来情报,日军忙着在太原周边强化治安,攻城掠地,扩大占领区,并没有日军往黄河任一渡口挺进,倒是晋西北朔州一带,晋军和日军发生激战,晋军不敌,败走晋西保德,据悉,阎锡山在晋军队伍中。
唐秋离哑言失笑,冈村宁次对阎锡山紧追不舍,不灭了这位阎长官,他是不会罢手的,也合该阎锡山倒霉,被冈村宁次选作了对手,果真如历史那样,阎锡山被迫西渡黄河,到陕西秋林一带落脚,离开了他统治多年的地盘儿,想必阎长官此时的心情,是凄凉又无奈吧?阎锡山丢光了老本儿,没有翻云覆雨的本钱,他注定在山西成为历史。
到时候了,应该恢复与南京国府,以及阎锡山的电台联络,再沉默下去,有些假,电台刚一开机,阎锡山的电报没有,倒是南京军事委员会的电报接二连三的到来,无非是询问山西失守种种疑问,唐秋离暂时没有心情回电,他的心思,都放在冈村宁次的身上。
情况不大正常啊,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没有派兵尽速西进,他打的什么鬼注意?太原城里的冈村宁次,坐在阎锡山的公馆里,感叹阎锡山会享受,不过,他此时没有享受的感觉,他遇到了难题,兵力不足,随着在山西占领的地盘儿越大,到处都要守备兵力,初进太行山区的三十二万部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折腾,尤其是经过黄崖洞、和顺、太谷、晋中、太原战役后,部队总兵力已经减少到二十四万人左右。
分兵占领要点,羊粪蛋似的在三晋大地撒下去,他用于进攻陕西和定边的兵力,只能调动八万人左右,河曲、柳林、下峪口、风陵渡四个重点攻击方向,只能选择其中两个,他把柳林、风陵渡作为渡河攻地点,还要做各种准备,只好暂时按捺住热切的心情,着手编制渡河西进的作战计划。
冈村宁次不太担心黄河沿岸的中**队守备力量,唐秋离的主力部队,都在平津与皇军交战呢,近千里的河防,没有足够的兵力,处处是漏洞,可以选择任何地点渡河,他苦恼的是兵力,冈村宁次可没有狂妄到,凭借着八万兵力,就能占领陕西全境,还有甘肃、宁夏、青海,着中国西部大片广袤的土地,冈村宁次心里很有无力感。
他原本指望关东军南下部队,可以尽快进入山西,可在冀东山海关至唐山一带,与**师主力兵团之一的唐秋生兵团,打得难解难分,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到达山西,对于夺回天津,他一点都不担心,恢复平津地区原来的态势,也是迟早的事情,他最担心的是,一旦唐秋离觉察到自己西渡黄河的意图,他会调集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在黄河沿岸严密设防,到那时,渡河的困难可就增加了许多倍。
冈村宁次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只要关东军部队进入山西,就是他大举渡河的开始,估算一下,攻占陕西,至少要十五万兵力,还有那个定边,据说是唐秋离最大的后勤个生产基地,可惜的是,帝国华北派遣军的情报部门,屡次把手伸进陕西定边,派去的特工,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至今,关于定边的情报,还是一片空白。
冈村宁次只能焦急地等待,一面尽量调动兵力,做渡河的准备,他最大的依靠,还是关东军南下部队,岂不知,关东军南下部队,被唐秋生的苏鲁机动兵团,缠斗在冀东一带,动弹一步都困难。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