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节 二次轰炸(2 / 2)
与此同时在山东,战斗非常紧张,日本陆军坚守青岛,李宗仁带人猛攻不辍。
三天前,中国人发出通牒,要求日本人三天内撤出山东,这条件日本当然不能答应,中国人如果好言好语的请求,也许他们会发善心,但是这样强硬的通牒,日本根本不可能离开,这事关国家尊严的问题,除非中国强大到了让日本人没有反抗能力的地步,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中国人强大到了那一步,别说日本来山东驻军了,怕是得中国去日本东京驻军了,也就轮不到中国人下通牒了,而是日本要让中国军队离开了。
但是中国人既然已经下达了通牒,日本人也清楚,中国人肯定是会打山东了,这同样事关尊严问题,如果是其他势力,日本人或许不会在意,无论是北洋,还是南京政府,都不过是嘴上嚷嚷的凶,根本就不会有实际行动,可是现在中国主政的可是联省那个大军阀。这个大军阀的秉性以前日本人不了解,可是现在算是了解了。以前当联省打英国。打意大利的时候,日本人还能看热闹,可是轮到自己了,他们一开始是不相信联梳打自己,但是现在不相信不行了,因为日本本土都遭到袭击了,这到现在都让驻青岛的日本军队不能够相信,这是真的吗。可是各条消息都确定,这就是真的。
日本本土都被中国人攻击了,更不用说被日本军队侵占的山东了。
所以中国人的通牒一下达,日本人就立刻开始了准备。当时日本的军队是分散在山东各处的,尤其是胶济铁路沿线,更是驻扎了大量日本军队。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不利于防御的,所以当通牒下达后。日本人决定全力收缩,全部都收缩到青岛去。青岛有当年德国人留下来的永备工事,一战期间日本攻打青岛的时候,就遭到这些工事的强大杀伤,印象深刻,此时他们决定照猫画虎。也借助工事来杀伤中国人。
日本人的收缩是李宗仁早都想到的,换了李宗仁自己也会这么做,就作战计划来说,这一点错误都没有,别说敌强我弱了。就是己方有优势,只要确定对方肯定来攻击自己。都会寻找到更坚固的防御阵地的。联省高层其实也想得到日本人会这么做,但是仍旧让孙科提前宣布了对日本的通牒,这相当于打草惊蛇。但是联省有自己的考量,和另外的打算。
试想一下,如果不提前让日本人知道要打他们,他们肯定是不会收缩防御的,如果李宗仁突然袭击,确实能够受到军事上的奇效。但是那时候日本军队势必分散,以日本人的个性,他们肯定是不会投降的,相反会化整为零的负隅顽抗,这反倒非常不好办。
要知道山东的地形,可是比较复杂的,有平原有山区,要是日本人躲进山里打游击那可相当麻烦,如果出现了二战中的那种情况,即日本兵钻进山林,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的消息,结果硬是在原始森林中坚守了几十年,可就闹笑话了。
所以说把一小股一小股的日本兵打散在山东大地上,惹出来的麻烦恐怕会更大。而且日本人在不知道自己何时会被攻击,又听到了本国遭袭的消息后,或许会失控之下四处发疯,要是发动几次屠杀事件那可就更不好了。
不妨现在直接告诉日本人,我们三天后就打你,日本人反而顾不得其他了,只会想着如何防御,这样一来倒是把事情变得简单了,变成了简单的攻防战。
联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就是让日本人自己把自己集中起来,然后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这是刚度的对决,不掺任何的水分,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一切以实力说话。
日本是一个师团两万来人,李宗仁是一个师也是两万人上下,兵力上不分伯仲。日本人是借助德国人的工事,李宗仁桂林师则有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一个占据地利,一个拥有人和,也算不上谁更占优势。而天时吗,桂林师刚刚打完了北伐战争,打赢了英国人、意大利人,气势正盛,日本人则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仗了,算起来时机算是对桂林师有利的。
可是打了一天时间,桂林师并没有攻破日本人的防御,当然也跟桂林师并没有强攻有关,一天时间基本上就在飞机轰炸,炮兵炮击中度过,连坦克都没有向前冲击过。而到了晚上,战斗依然没有结束,联省军的狙击手活跃了起来,佩戴着夜视镜的十来个狙击手,神出鬼没的猎杀着日本士兵,导致日本人躲在工事中根本就不敢露头。而且这种作战也是日本人第一次看到,他们无法想象,在漆黑的黑暗中,中国人是怎么做到一击必杀的,尤其是在寂静的夜里,大口径巴雷特狙击枪发出的那种沉闷的声音,让人非常牙酸,一些迷信的日本人都觉得这不是人力所能为之,顿时有些悲观情绪滋生起来。
而这边王浣经过了一天的航行后,终于进入了下一个目标区域,他的舰队驶进了濑户内海,这里有相当多的日本重要城市,大阪、神户等,最重要的是,这里正是吴镇守府所在地,王浣盯住这里很久了,要是让陈策的主力舰队抢了先,自己会很不开心的。
日本人呢,他们也已经猜想到,中国人会来这里。因为自己的四大军港,佐世保、横须贺、舞鹤军港都已经比轰炸摧毁了,中国人没有任何理由放过吴海军港。因此他们在这里做的部署也最为周详,装备的防空武器数量最多,调拨的物资最丰厚,士兵更精锐。并且将海军航空兵专家山本五十六,专门的调到了这里,负责吴海军港防御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