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1 / 2)

加入书签

贺军尧这拳法一亮,也把两人之间的旖旎给打散了。

方默南和元肇鹰站在一边稍大的一点儿的礁石上,静静的看着,严格说起来他们站的地方不是细沙滩,而是一整片黑乎乎的礁石滩。

海浪拍打在礁石上,在银色的月光下,犹如堆雪砌玉,煞是壮观。

贺军尧走在上面如履平地,行动之间速度快的身影也渐渐的被虚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弹跳腾越,动作舒展到极至,大开大和,变化莫测,犀利无比。一套拳法虎虎生威,当真威严、刚猛、霸气。

脚下的礁石上瞬间好似出现数个贺军尧在演练,这就是当速度达到极快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待到贺军尧停止演练后,只看见原本滩中斧削刀劈,嶙峋怪异的礁石已经没有了,方圆五米的地上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粉末,犹如细沙滩一般平整。

这些都是贺军尧在演练时被他所散发出的真气把周围的礁石震为地粉末,先天高手最多把其弄成碎片,而进入金丹期,全力发威的话,强悍!真正的强悍。

这不得不说金丹期真气比先天真气来说强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贺军尧收势后,找了个石块盘腿坐下后,静静的感悟着天地灵气在体内奔流流转,静静的吸收天地间微乎其微的灵气,又把体内真气运转三十六个周天,这才睁开双眼,面容平静,带着返璞归真的平和。

原本总是严肃的冷脸,沉稳卓然,周身带着清贵冷酷的气质,这时的他心灵竟然是一片祥和、宁静,仿佛这是本该就这样地,亘古就存在地。又仿佛本来这就不存在,一切说不清道不明,矛盾之极。

“啧啧……这小一下提升到了化劲的境界。”元肇鹰咂舌道。

先有明劲,后有暗劲,最后才有可能练出化劲;但它们又有质的区别,很多人练一辈也练不出暗劲,有的人有了暗劲之后,再怎么苦练,也达不到化劲的境界。

明劲、暗劲、化劲都可以伤人,但形势不同,效果有异。真正的以真气作用发出的明劲,能使未练过硬功夫的人也能产,生铁砂掌般的威力。将一块青砖立于桌面,用手一挥,上半截粉碎,下半截纹丝不动。这绝不是力大之人能够做到的。

暗劲打人,有渗劲的效果,外面好好好的。里面已经伤着了。用手按一下西瓜,皮没破,里面的瓤全坏了。

化劲则能直接伤人气血。

明劲伤人筋骨,暗劲伤人五脏,化劲伤人神气。

明劲起如钢锉,落如钩杆,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追风赶月不放松。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

明劲有声,暗劲无声,练之神气要舒展,运用要圆通活泼。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钻。一寸为先。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

暗劲者于人动手一出手,自己觉得没怎么用力,对方却感觉到强大的内力冲击。

化劲者,即练神还虚,亦谓之洗髓之功夫也。是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谓之柔顺之极处,暗劲之终也。丹经云:“阴阳混成,刚柔悉化,谓之丹熟”。柔劲之终,是化劲之始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练神还虚,至形神俱杳,与道合真,以至于无声无臭,谓之脱丹矣。拳经谓之“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是谓化劲。

明劲是小学功夫。进退起落,左转右旋,形式有间断,故谓之小学。暗劲是大学之道。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循环无端,形式无有间断,故谓之大学。

论语云:“一以贯之”,此拳亦是求一以贯之道也。阴阳混成,刚柔相合,内外如一,谓之化劲。用神化去,至于无声无臭之德也。孟云:“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丹书云:“形神俱杳,乃与道合真之境”。

元肇鹰说道,“化到至虚无之境,谓之至诚至虚至空也。如此“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说起来他也是修道之人。只不过现在的真经大多残破不全,被当成封建糟粕给毁了。”

战争、动乱,不知道毁掉了多少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

方默南点头同意,“能顺利结丹真的是他的造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