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拔寨(1 / 2)

加入书签

想得再多也不如一次行动,方志文决定先拔掉周围的两座马贼山寨,至于鲜卑营地只能放在最后了,所谓柿子要拣软的捏就是这个道理。

马贼的营地大概一里方圆,有前后两座大门,而且大门很宽,想必是为了出击方便,不过方志文想要堵门恐怕就不行了,寨子的木栅高达六米,用双层的巨木围成,上端还铺了木板,能站上去放箭,强攻的话先要过箭雨这一关。

方志文觉得,像这样的营地,最好是夜袭加火攻,但是很遗憾,火攻这个手段是需要技能的,不是你扔几个火把进去就叫火攻。

方志文也没打算用火攻,为了将来能收拾那座更大的鲜卑营地,方志文决定一边攻打马贼山寨,一边要开始练兵,练什么兵?当然是伏击战术了,还有,陷阱也不能少了。

虽然方志文既没有伏击技能,也没有陷阱技能,但是,在草地上挖洞谁都会,而且用手里的弯刀就能挖,至于伏击,没有技能你就不会隐藏形迹了?没有技能你就不会突袭侧击了?

鼹鼠洞号称是对付骑兵最卑鄙的陷阱,甚至比铁蒺藜还要恶劣,将弯刀插进草地里,用力一旋,然后用手将泥土掏出来,一个两拳大的深洞就挖好了,用缴获的皮甲将泥土装上,运到山坡后面扔掉,一个陷坑级做好了。

当然,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流水作业,挖坑的就负责挖坑,挖土的就负责挖土,运泥的就负责运泥,不到一个小时,一片宽百米,深度有二十米的陷阱就布置好了,接着在上面做好了标记,里面有两条一马宽度的曲折通道,如果是现实中,这些骑兵小弟通过可能有些困难,但是游戏里绝对没问题,让小弟排成一线他们绝对排得非常整齐。

一切弄好了,智脑也很给力,没有立时将坑洞给刷新掉,那么接着就是诱敌了,去诱敌的自然是慕容方及其手下,为了防止意外,方志文更是将自己的那个迅狼之牙给了慕容方,让慕容方感动了好一会。

也不知道慕容方用了什么法子,居然将营地里的五百马贼都给引了过来,慕容方显然在忠实的执行方志文的战术,一直控制着距离,直到进入陷阱区域,才放慢了速度,让马贼从后追上,将战场的中间位置准确的定在了陷阱上。

慕容方控制着自己的部下缓缓在前面跑,马贼们则呼啸着冲了过来,奔雷似的气势却在进入陷阱区域后变成了一个笑话,蹲在山坡后面的方志文听到人喊马嘶的悲鸣声,立刻带着自己的小弟奔上山坡,看着敌人人仰马翻的状态大喜,落井下石的借助着地利开始朝下猛射,慕容方也带着自己的部下拐了个小弯,跑上另一侧的山坡,朝着仍然乱糟糟的敌人放箭。

如果方志文有伏击技能,这次成功的伏击足以让对方的部队混乱三十秒,不过没有技能也差不多,对方的混乱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慕容方根据方志文的指示,方志文负责射倒了马贼首领的马,而慕容方则负责射击马贼首领的腿,限制他的速度。

比较意外的是,这队马贼里面居然有两个首领,不过还好,其中一个已经因为陷阱的缘故被自己的马压住了腿,这才让方志文的计划完美的成功了。

不到十分钟,五百个马贼纷纷毙命,方志文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个最有希望进阶的士兵派了上去,现在是需要增加兵力的时候,不能再等了。

杀了第一个首领,那小兵没有进阶,方志文眼皮都不动,接着命令他杀第二个,如果他不能进阶,那么其他的更没有可能了,所以方志文一点犹豫都没有。

遗憾的是,还是没有进阶成功,方志文也不气磊,命令大家打扫完战场,立刻转移到另外一个勘探好的地方,继续挖陷阱,准备伏击另外一伙马贼。

这次因为有了经验,在陷阱中多留了两条通道,这样子追击的马贼会分布得更宽,踩中陷阱的人数也会更多,为了防止马贼首领漏网,方志文特意吩咐好了慕容复,各自攻击靠近自己的哪一个首领,完成后再帮助另一个人继续攻击首领,直到首领丧志速度和战斗力为止。

更完善的计划,只会取得更完美的成功,这回的伏击更加的完美,几乎完全无损,只是方志文背后的一个小弟在方志文避开马贼首领的箭矢时,被射了一箭,幸好没有挂掉。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看看自己的小弟能不能顺利的进阶成为自己的属将了。

结果不但方志文看好的那个小弟成功进阶,而多出来的马贼首领又给方志文提供度多了一个属将。

野怪(主公:方志文)李射虎(景林)弓骑将等级0

统帅:55

武力:51

智力:18

政治:12

魅力:40

忠诚:死忠

特长:骑术专精(0级,骑兵速度10%)

武将技:骑射(0级,弓骑部队提供1%攻击追加),游击(0级,攻防加成1%)

合击(0级,每个士兵提供1攻击追加。)闪避(0级,对远程攻击防御增加1%)

个人属性:

力量:30

精神:18

敏捷:35

体质:120

内力:/

战技:重击(0级,攻击产生击退效果,击退距离1),连珠箭(0级,连发两箭,攻击为单箭60%)

特性:窥破(0级,提高窥破陷阱的几率)

内功:

第二属性面板:

攻击:60+30

防御:48+3+3+5+1

速度:38+1

体力:12000

装备:

还有另一位意外进阶的属将:

野怪(主公:方志文)李元志(子健)弓骑将等级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