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澹台名(1 / 2)
李图静静地伫立着,灵识凝视着那一个青衣身影,不由怔了怔,良久口中轻言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一句优美的诗句,是从中年大叔的口中听来,他经常看到中年大叔独自一个人倚在酒肆的门口上,寂寞地看着飘零的杏花,反复低吟着那一句诗,有些神伤。
他不知道这一句诗,对于那名落魄的中年大叔代表着什么,但是对于清乐来说,则是代表着十年。
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
此时,青衣少女弯着腰,一朵朵地捡着地上落下的杏花,轻轻地放入竹篮中。
荆轲赶着马车慢慢从杏花村中驶出,静静地跟在七公主和俞汤的身后,一脸的麻木,或者是说面无表情。而一身素白色长锦袍的七公主,看到了村头上静静伫立着的李图,不由楞了一下,停下了脚步,接着是心中一喜,脸上露出了些淡淡的笑意。
我燕国最年轻的琴之国士,他醒来了。
李图背着古琴静静地伫立着,散发着一股沉静的气息,在春风下长发飞扬,大师的风范与气度尽显风采……
这就是国士。
即使是已经成为萧让弟子的俞汤,也无法与之相比。
七公主静静地看着那一个伫立着的身影,长长的睫毛动了动,眼中尽是喜意。此时转过了头,对着身边的俞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俞公子就到此为止吧。况且,你刚刚成为萧先生的弟子。应好好在山上勤学,不该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不值得。”
正是人生得意时的俞汤,闻言后不由楞了楞,他也看到数十步外的李图,虽然只是静静地伫立着,但是他的风采不是自己所能及……而且,看到七公主此时的神态和听到那一番说话。心中却是另一番滋味,并不好受。
七公主的意思很明显,我遇到了故国人,而且是七国最年轻的国士,比你更为出色,你辞别吧。
“七公主所言甚是,那在下告别了。日后。俞某学有成,必到贵国拜访公主。”俞汤有些落寞地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李图直接离开。
看到俞汤离开后,七公主不着痕迹地走快了几步,对着李图道:“李公子,你可是醒来了。”
只是李图还是静静地伫立着。看着远处杏树下的那一个青衣身影,有些出神。七公主也看了过去,看着那一个身影,有些不明白为何看得那么出神。
那青衣少女,七公主并不认识。也没有看出什么来,接着轻道:“李公子……”
跟在七公主身后的侍女青鸟。看到李图竟然无视了七公主的存在,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此时更是蹙着眉头,脸上十分不悦,在公主面前,也不好出言斥喝他的无礼。
唯有荆轲静静地坐在马车上,似乎什么都没有看到般。
一名很本份的马夫。
此时,李图回神过来,看到了七公主,还有经常被人忽略的马夫荆轲,拱手道:“李图见过七公主,荆护卫。”
“在他国,李公子不用多礼。”七公主莞尔一笑道,微露洁白贝齿,美不可方物,接着又问着,“李公子何时回国,燕素欲为公子准备一个宴会,以庆贺公子成为七国最年轻的国士。”
身后的侍女青鸟不由震惊地看着李图,她没有想到李图竟然成为国士了,难道他就是近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无名琴师,在琴道的考验上悟琴成为国士?
“国士……”
李图沉吟了一下摇摇头,道:“多谢七公主的厚爱,只是成为国士罢了,也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宴会就不用了。”
七公主怔了怔,想不到是这一个结果,即使是成名多年的本国国士也会给她几分颜面,想不到李图一口回绝了她的好意,心中微微不悦,看着他道:“既然李公子不喜,算是燕素多事了。”
“公主,李图并没有别的意思。”李图摇了摇头,神态平静。
七公主看了看李图,看到他并没有因为成为国士,而得意、激动、振奋、尽欢……并不像他人那样,不由有些意外,此心境可不是一般人可比。而且,也感受到对方所说是真话,也没有作多计较,心中的芥蒂去掉,道:“那李公子何时回国,可是愿与燕素一起返程?”
“何时回国?”
李图楞了一下,他暂时还没有想过回国,七国的游历,真正来说他只算是游历了赵国,但时间已经过了两年,之前的计划完全乱了。而且,他也没有想到七公主,竟然邀请他一起回燕国。
“李公子回国了,请到王都去一趟,太子哥哥欲推荐公子到太学宫入读,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太学宫乃是我燕国的儒家重地,有着历代的三公,朝中的治国重臣、各郡诸侯、燕国国士,大多都是出自太学宫。”燕素道。
荆轲怔了怔,看了一眼七公主,太子丹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说话,但也有这样的意思,而且李图也有资格,所以并没有出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