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被遗忘的大礼(2 / 2)
狄烈目前所能做的,也只有慢慢积累起自身的威信,从而使手中的印章逐渐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当这种自身的威信爆表时,哪怕是用一颗普通石头当印鉴,在臣民眼里,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威严。
当所有文武退出正堂之后,却有一人站着不动。狄烈定睛看去,却是多ri不见的侯方镜。
侯方镜这位财税都监,算得上是天枢城的元老了,更是狄烈的第一个追随者,相当合格的大管家。
狄烈大笑道:“怎么?老侯你还想让我请你吃一顿?也行,反正咱们也很久没一起喝点小酒唠磕了。”
侯方镜心头一暖,微笑道:“难得城主还惦记臣下……说起来,城主还真应该请臣下一顿才行。”
狄烈一愕,失笑道:“是吗?除非你有好礼送给我。哈哈哈……”
狄烈当然只是玩笑,没想到侯方镜却一本正经,合袖施礼道:“臣下正有好礼,献与城主。”
很快,有侍卫带上四名老儒生,为首捧着一方锦盒。能被侍卫带进来的,都是经过重重检查,确认无危险之物。狄烈瞟了那几名儒生一眼,有点眼熟,好象是平定官学的博士、教喻一类,据说是什么儒学大家,在士子中很有名望的那种。此时从这几人脸上看到的是一种惊喜与难以名状的激动。
为首老儒恭恭敬敬将锦盒放在案前,肃手退在一旁。
狄烈盯住那几名老儒,不动声se地缓缓打开盒盖,一方古朴jing美的玉印,呈现在眼前。但见此玉印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se泽如碧。玉不错啊!用来做印章有点可惜了,这是狄烈第一眼看到此物时的想法。
狄烈看了侯方镜一眼,对方正点头微笑。狄烈伸手抓过螭纽,翻转过来,上面所刻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别说是反字,就算是正字,以狄烈的水平,也认不出来。于是狄烈将玉印在印泥上沾了沾,啪地盖在面前桌案一张白纸上。八个鲜红的虫鸟鱼龙之状的篆字印入眼帘。
狄烈皱眉道:“这是什么文字?搞得像鬼画符一样。而且我也没让玉匠制造新的印章啊!”
那四名老儒齐声激动说道:“此八字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也!”
狄烈一脸迷惑,抬头讶然道:“什么意思?”
侯方镜与四名老儒齐齐跪下:“恭禧城主!贺禧城主!传国玉玺得遇明主!”
狄烈猛然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这巴掌大小的玉印——这是传国玉玺?那传说中的和氏璧?
传国玉玺。据说是秦始皇灭赵之后。获和氏璧。将之刻成国玺。之后历代相传,一直作为受命于天的皇命正统标志,哪个登上皇位者没有这东西在手。其地位合法xing都要遭人质疑,自己都不好意思见人。比如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一直到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隐于突厥的前朝皇后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李家的皇统才算名正言顺起来。
遗憾的是,此玺在五代末年,天下大乱时失踪。所以宋朝从建国始,就没有这方宝玺在手,只好自制受命宝一方,作为国玺,上刻“承休延福,亿永无极”八字,是为宋玺。
赵宋皇家的遗憾,也是臣子们的遗憾,亦是天下百姓的遗憾,这诸多的遗憾,造就了一桩异事: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se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
于是大宋官家与臣子们,弹冠相庆,认为天命所归。之后制诰官旨,均以两印同用。后世史家多认为此事件与玉玺,多半有问题。只是在当时,谁去管这个?要的就是个效果,至于是真是假,谁会在意?
“传国玉玺”再现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其中宋玺交给了金国扶植的伪楚,但随后张邦昌就连玺带册加一条小命,全交给了赵九。
而传国玉玺却在运送途中,遭遇了狄烈这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强人。也正是因为狄烈抢掠了太多的物资,作为财务总管的侯方镜,一直没能完全清理那些暂时不能变现的珠宝玉器及书画等物。直到打下太原后,政权中心西移,需要将大部分珍宝从天枢城运往太原,作为犒赏也好、军费也好,与夏国的交易也好,都是可以用到的。
而就在这一次清点中,侯方镜意外发现混在无数珍宝中的这方奇特玺印,出于对皇室玺印的一种本能jing觉,侯方镜将这方印玺盖出的印鉴,拿去给几位博学的老儒鉴定。于是,传国玉玺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侯方镜当时整个人就呆住了,原来手中一直有宝却不自知!震惊过后,随即欣喜若狂——太原入手,宝玺自现,这岂非苍天冥冥中的暗示?
苍天冥冥的暗示么?狄烈看着手中温润jing美的玉玺,轻轻触摸着黄金镶补的一角——传说这是被东汉孝元太后怒斥篡位的王莽,愤而摔折的缺角。良久之后,狄烈灿然一笑,无论这传国玉玺是真是假,它所代表的政治意义,正是自己目前所需要借重的。所以,这个玉玺,必须是真的!
狄烈倏地抬手,啪地将玉玺盖在一张写满文字的留白处,笑道:“就让这份议案,成为我天枢城第一道玉玺用印的命令吧!”
侯方镜悄悄抬头看了一眼,但见议案书抬头处写着十二个朱砂楷书大字:太原陆军军事学校成立纲要。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