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燧发枪,电磁学,锅驼机(2 / 2)

加入书签

电磁学一直是三国时空的科学家翘盼望的一门科学。三国时空的人们早已经对天师驾驭雷电的伟力垂涎三尺了。但是电磁现象同时也是危险的,物理课本上聊聊无几的介绍根本难以将实际的电磁现象展现给三国时空的人们。工匠和方士们最多就是做做摩擦实验就了不起了,更多的想要和电机亲密接触的倒霉蛋们都为大家做了反面教材。

随着微积分的深入研究,电磁感应定律渐渐的终于能够深入描述,人们也终于知道了电的产生机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的结合起来,第一台手摇式电机和伏特电池、莱顿瓶等一系列现代时空早期的电学实验设备应运而生!

但是现在这一系列的明都归功于一个三国时代的土著人——林森。

林森,字宏墨,青州齐国人,其实暗地里却是传承数百年的齐墨学派的钜子!一直在暗中静观天下大乱,直到李哲论道大会之后才重新出世!带着他的信徒们加入了太学,成为李哲治下最顶尖的科学家体系中的一员。

作为墨家的顶尖学者,林森和马钧各有所长,不管是物理理论和墨家传统的机关术上都有着很深的造诣,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已经领悟了李哲传下的各门自然科学的课本和天师道的三本圣典,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领悟!

这是一个天生的科学巨匠!

电磁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学科。抽象而又危险,但是林森凭着自己的天生悟性和不懈努力。先后客服了重重困难,比照着初中物理课本,建立了属于三国时空的特有的静电学,电流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等一系列电磁学理论和实践。将电磁学在三国时空重新复现了出来!并领着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电磁学领域的熟练技工!

由此,三国时空的电力学革命也在不断的酝酿当中!要不了多久,李哲下辖的工业社会就将全面脱离可怜的太阳能电了。不管是水力电和蒸汽机电,一灯技理论和技术出现,工业上的应用就将接踵而至!

帝国工业近一段时间的科研成果当然不仅仅是燧枪和基础的电学革命。除此之外,还有一样重磅成果——锅驼机!

锅驼机,其实就是将锅炉和蒸汽机连在一起的一款动力机器,将能源和动力连接在了一起,是蒸汽机小型化的一项成果。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方便移动,能够用煤炭、木柴、重油等做燃料。可以带动水车、电机或其他各种机械,与水泵、水车相配可进行灌溉排水;与电机相配可电,提供电力;并可直接驱动脱粒、碾米、榨油、锯木、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中的各种工作机械,其功率一般是十马力至一百马力之间。

它的适应力如此之强,什么都可以烧,而且改装又极为简单。可燃用各种地方性的劣质燃料和可燃废料,操作、安装和维修简便,工作可靠,制造简单,成本较低。甚至可以改造成汽车来当成交通工具。在偏僻的农村,他几乎可以提供所有方面的基础动力。

而缺点是:升火准备工作时间较长。在暂时停车时必须保持锅炉在热备用状态,热效率较低,装置较笨重。但是在此时的大明帝国的偏僻的乡村地区,这些缺点又不成其为缺点了。

有了锅驼机,蒸汽机革命就不仅仅是限于帝国的工业区和各大城市之内了,重工业的展当然是要靠这些人口聚集区。但是轻工业和农业的展,却也是需要适合的动力,锅驼机的应用,使得蒸汽机动力革命可以直接深入到帝国的枝节末梢,让每一个帝国子民们都享受到机械所带来的便利。

想想看吧,农村的脓们,一家有上几台锅驼机,有的用来电,用来提供电力;有的用来做蓬,什么灌溉、播种、收割、谷物处理等等乱七八糟的杂活儿都可以干;再有上一台,改装后变成类似于拖拉机,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哪怕是度很慢,那也比人走着强,所提供的载重能力更是人力无法比拟。这样一来整个农村生活都变成了机械化了,生活方便,效率更是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样的工业革命,岂不美哉!

锅驼机给新生的大明帝国,即将带来的是工业革命的迅深化推广,将惠及所有的帝国子民。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也使得工业革命持久而深入。帝国初生,所面对的缺马,缺乏畜力的普遍情况,将很快的不再成为问题。

其实在历史上,像中国这样的地区搞起工业化来一向是很困难,其地形广大,地形复杂,很多地方几千年来一直就没有政府势力的注入,基本处在宗族生活甚至是原始部落生活的状态。在落后的生产力之下,不依靠宗族力量,人们根本不可能保证生存,这就必然导致了森严的宗族制度控制了乡村,等级划分严格的社会状况之下,也就不可能谈起人性的解放。

而锅驼机深入乡村,将给农民们大大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使得脓们在人身上能够凭借一家人的劳工人口就能获得不错的生活质量,从而逐步脱离宗族的控制,逐步的变成为小家庭式的生产生活。

这不单单是帝国的工业获得了长远的展,更对帝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带来了绝大的有利之处,人们将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思想解放,寻求科技进步的风潮将能够从根本上形成。这对帝国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展无疑是有着长远的好处的。

社会革命的基本动力是来自于生产力革命,而反过来社会革命又能够促进生产力革命,社会展的规律历来都是如此。

这就是李哲所谓的分散式工业革命!

.b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