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徐州之战(165)(2 / 2)
曹操闻讯从大营走了出来,如果不是他宁死不退,说不得曹军真的就要被徐盛一举击退了,眼见敌军拼命防御,徐盛再难突进,陈宫急忙鸣金收兵,这才让迫使意犹未尽的徐盛撤兵。
虽然这一仗杀得很爽,可是他有点过于执着于击退曹操了,这是陈宫所不能忍的,如果不是他鸣金收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他狠狠训斥了徐盛,虽然心中有点不舒服,可是在大胜之后,他也冷静了下来,对自己刚才的冲动表示抱歉,并保证下不为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宫还能说什么,继续纠缠下去,谁的面子都挂不住,见好就收,而接下来,陈宫更是再出夜袭之计,张辽和徐盛乃至于单子春,都对他的决定瞠目结舌,昨天才夜袭,今天再去,哪会成功?
可陈宫就有着他自己的想法,因为正是因为昨夜偷袭,所以曹军今天也会有所防备,而我们则以骑兵为袭扰,也就是说,我们的部队要明击于前,只击其表,而真正的目的则是大军急攻其后,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陈宫的目的很简单,不管曹操有没有防备,就算有,那么也一定是在营中设计埋伏,而张辽要做的就是佯攻,只攻其表,破其鹿角营栅,装作攻入营,却并不入营,此为攻其表,而这时,曹军比如不敢有所异动,就算他们追击出来,并州狼骑也可安全撤离,可这个时候,徐盛将军则饶其后破其营栅,攻入其营,当敌军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届时,曹军必知上当,如果回师救援,则骑兵追之,如其不退,则以骑兵的优势将其甩脱,绕路前去配合徐盛将军。
而这一回,虽然效果达到了,但是因为曹操一早就有所防备,所以效果并没有向昨日那般明显。
而第二日,曹军再一次发起猛攻,不过连着两日被袭,明显曹军在攻城的力度上明显远不如前五天那般犀利,这让陈宫都敢亲临第一线,站在城楼之上的陈宫虽然不会去亲自指挥守城,可是他却在默默注视着曹军黑压压的向沛县攻击过来。
因为连着两日突袭,不胜其扰的曹操被迫退了五里安营扎寨,这一幕是陈宫所没有想到的,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招极妙的选择,距离沛县远了,他们再出兵就容易被发觉,当然在离开的时候,距离更远会让曹操有更多的选择。
看着城楼下方数万大军,今天曹操虽然依旧是围三缺一,三明显,主公的西门方向人数众多,旗帜铺天盖地,鼓声震天,尘土飞扬,通过一列列方阵,可以推敲出来,此刻在他们的面前有最少五万人。
虽然这几天他们让曹操吃了不少苦头,是同样也让他的怒火到达了顶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曹操是要彻底做个了断了,可是五万人不可能同时从他的西门进攻,而如果是同时进攻三门的话,显然五万人人数又少了,所以曹操预计还是梯次进攻,但梯次车轮进攻在现在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很难攻下沛县来。
他看了一眼城楼上的守军,虽然守将张汎已经开始调派郡国兵上来,但却始终是主力部队陪着郡国兵守城,这充分的抱着了守将的能够得到充分休整,在加上这些年几任沛县郡守对沛县的扩建和修葺,现在的沛县是以前沛县的三倍,而城中居然有三座楼,也就是说沛县扩建的三座,在一些大点的城池,如徐州城,有内城外城,而沛县,则是内外中三座。
内城城墙,是刘澜在沛县时扩建修葺,有两仗高,虽然城墙高度无法与外城的四丈五相比,但却贵在十分坚固,而中城则是在简雍治下扩建,而现在的城池则是在简雍末期徐盛早期修建,却因为是处在沛县转型,从商业城镇转型为军事堡垒,所以两人一同将其打造成为一座巨型的坚固堡垒,曹军想要攻破他本来就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更何况就算是外城被破了,他们也可以退回到中城继续防御,所以沛县对陈宫来说,倒并不担心,反倒是对于曹操,必然会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不过,退到中城这是未来几天甚至是永远不会的情况,在观察敌情的某一时刻,在突然抬头看天之时,他居然看到了日晕,太阳周围的日晕让他又升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但作业一夜袭扰曹军的张辽和徐盛正在休息,所以陈宫现在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只好先返回到郡守府,耐心等待二人睡醒。
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他的想法也在脑海之中浮现,直到二人睡醒,垫补一些食物之后,他们便齐齐被陈宫叫了过来,但是不管他们如何询问,却始终没有从陈宫口中问出他把他们叫过来的意图是什么,但是有一点,他让他们告诉部下,抓紧一切时间休整。
没有他的命令,除了吃饭撒尿不许起床,而这两人,也一样,但是两人休息的地方,则该在了郡守府的厢房,而陈宫则一直待在这里,甚至还专门将办公所半道了两人厢房之中,听取张汎对守城的情报。
不得不强迫自己睡觉休息的张辽和徐盛在吃过晚饭之后再一次进入到梦想,可就在戌时的时候,睡了整整一天实在睡不着的二人,却突然被叫醒过来。
二人被陈宫带到了军营,而当他抵达军营的一刻,却发现在一张案几只是,放着着无数蓑衣斗笠,他到来之后,直接下令,在场的士兵,每人领取一件,包括张辽和徐盛。
两人在疑惑中领取了蓑衣斗笠,可文陈宫领取这些雨具到底有何作用,陈宫却始终不言不语,就这么站着,直到半个时辰之后,突然天空雷声滚滚,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落。
“好了,两位将军,今夜再袭曹营,吾在此期待二位顺利凯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