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徐州之战(106)(2 / 2)

加入书签

与他们的交锋,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就在赵云决定与其放手一搏的一刻,突然从侧后方跑来一名骑兵,慌慌张张道:“将军不好了,从虞县赶来了上万步兵。”

“上万步兵?”这消息让赵云震惊,这么多人,如果是从丰县赶回来为了消灭他们,也许有可能,可是从虞县赶过来,曹操哪有这么多部队?

难道……赵云第一个念头,就觉得这些人一定是真正看守粮草的部队,但随即又否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如果是看护屯粮士兵,这个时候一定是草木皆兵,又怎么敢擅离职守,这不符合常理,只能说明曹操在治内留有着足够的兵力。

可是根据主公的消息,这一次曹操可是倾巢出动,难道是消息有误,其实曹操只是出动了部分主力?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的局面有些微妙了,如果他们继续拖延下去,那么一旦被曹军切断后路,他们就彻底被困在拳父县了,想都不要想突围的事情。

赵云无奈地看了一眼冲过来的敌军骑兵,只得下令,道:“立刻向北撤军!”

三千龙骑军迅速撤退,其实当他想到突围的一刻,脑海之中已经出现了一副地图,而他所挑衅的撤退路线,则是向北撤退,给敌军造成一个向成武方向撤退的假象,而在半路的时候,他打算直接绕道向东进入山阳郡,再一次转到方与县回返沛县。

这是一条绝对安全的路线,必然能够甩脱敌军的追兵和堵截。

~~~~~~~~~~

十余万冀州军陆续从幽州来到平原,除去留守部队,可以说这一次袁绍几乎将北三州的所有机动部队都调动了,在加上押运粮草的民夫,前前后后足有十五万人,这样的规模数字,几乎与当年的讨董联军相媲美,可要知道,当年的讨董联军,却是集合了十七路诸侯,如果算上后来的洛阳令朱俊,那就是十八路诸侯了。

当年需要十八路诸侯才能达到的规模,如今他一人就可以做到,袁绍对此充满信心,这样的规模别说是刘澜了,就算是当年的董卓,只怕连反抗都不敢就要退守潼关了吧?

而此时文丑和高览正在军营巡视着,同样的震撼一幕,也许对于抵达过陶冬前线的文丑来说,这样的规模是他曾经见到过的,可对于高览,却是头一回,当年虽然他也属于讨董联军一员,不过他始终都随着当时的主官韩馥在冀州统筹粮草,并没有亲临前线,而现在,他终于有了亲自统领数十万大军的机会,只不过现在他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

不过这样的等待没有用多久,因为就在他们抵达平原的一个月后,袁绍突然亲临平原,这消息太过突然,甚至有些意外,但是当得知消息的一刻,不管是高览还是文丑,都清楚,这一天终于来了,甚至比他们预计的还要早。

两人亲自出寨迎接,但并没有接到人,就在苦苦等候之时,突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主公在平原县城内召见两位将军。”

两人不敢怠慢,带着亲兵就直奔县城。

袁绍来的匆忙,甚至都没有提前给平原相打招呼,所以官邸并没有准备,袁绍临时住进了县令府,不过他在平原待不了多久,也不介意,他这一次来,就是来做战前动员的,虽然他这一动,目标有些大,很可能被敌人一早发觉,不过他就是要弄个假象,因为前期进入青州的部队,他并没有打算大举行动,而是要瞧瞧进入。

所以只要他在平原城,那么任何谍探的注意力一定都只会放在他的身上,这样更为方便前期的部队进入青州,等前期部队部署完毕之后,他再离开,大部队则可以出兵,这样一来,完全可以将敌军迷惑。

只要让刘澜误以为冀州主力才出发,那么到时候趁徐州刘澜正在调动部队的时候,就能出其不意,等刘澜反应过来,已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个时候刘澜的主力回来,可他们的主力也会抵达。

在议事厅,袁绍看到了高览和文丑二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一月两位将军辛苦了。”两人刚一进屋,袁绍便开口说道。

“末将参见大将军!”两人急匆匆来到阶前单膝跪地施礼道。

“都免礼落座吧。”袁绍等他们在左手落座之后,又说道:“不知两位将军有没有听说,刘澜和曹操正在沛县对峙,莫差不多,虽然还无法确定他们会否会发生交战,但是我们这里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能等交兵之后再行动,也不能等曹操被刘澜击败之后才出兵,所以我们要提早行动了,早一点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主公明鉴!”其实曹操和刘澜对峙的情报两人一早就知晓了,但因为知晓袁绍在等待两人交兵,所以也就没有向他提及出兵的请示,如今袁绍亲自过来,并且说出这番话,二人自然没有推脱的道理。

当即请令,道:“卑职这就动员部队,向徐州出兵!”

“出兵是要出兵的,不过先期前往徐州的部队最多只能三万,而且还得是秘密行军!”如今在青州有两万人,再派三万人过去,五万人足够了,剩下七万人则继续留下来做掩护,只要高览到了北海郡,那么大部队再出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