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徐州之战(40)(2 / 2)
之前,他还真没把单子春当做一个可以商议商量的对象,他来不来,对沛县之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所有问题都要他一个人来解决,但现在不一样了,就凭他刚才那番分析,这人就值得期待,说道:“其实我一直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想把曹军都吸引到沛县,那样我们的援军只要及时赶来,就有一战击败曹袁联军的希望了,只是……。”
“只是你没有把握。”单子春意识到徐盛的想要做什么,所以他直接接过了他的话题,看着他轻轻摇了摇头,否决了他的想法。
徐盛干瞪眼,茫然的看着他,可以说,这个想法他已经在心中盘算很久,
虽然第一时间就向刘澜传讯求援,但是他已经向刘澜表态了,在援救抵达之前,绝对会把曹军拖住,但是在这一刻,却因为单子春的反应有些犹豫了:“你觉得我们守不住?”
“不是守不住,而是会很困难。”
徐盛盯着单子春,没接话,想听他到底是如何分析的,而单子春则深深吸了口气,道:“这场大战,我们挡下敌军前锋没问题,但若要扛住敌人十倍于我的曹袁联军机会并不大,在他们面前,我们就像是一只羊,只能靠徐州援军,单靠我们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而且我相信主公也相信主公也不会同意将军以沛县为饵的主意,他一定不会无动于衷的。”
徐盛很认真的考虑了一番,最后长叹一声,实力确实太悬殊了。
~~~~~~~~
夏侯渊的先头部队率先出发,而在下邑县的曹袁联军,也已准备就绪,只等着曹操一声令下,便即向丰国开拔。
在曹军,能如此快速的行军,除了夏侯渊没有第二支部队,就算是在刘澜军中,也只有骑兵能比夏侯渊快上一线,换做步兵,就行军速度这一点,也远远不如。
而此时,随着曹操抵达下邑的杨弘,则策马出了县城,向城外袁军大营而去。
在开战之前,他需要到寿春军中,首先这是袁术的命令,不过他可从没有想过监视张勋,只是为了徐州之战,为了两郡联合,而他的存在,只不过就是一个督促的作用,使两边在出现任何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毕竟现在的联军,最害怕的不是徐州的敌人,而是自己内部出现分歧和矛盾。
在张勋的大帐里,两人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他们这里如果出现问题,张勋来负责,而曹操那边出现问题,杨弘负责,如果这件事办不好的话,导致最后出现任何意外,那么由对方要担起全部责任,到主公那里主动请辞。
两人明确了责任,现在等待的就是曹操的消息或者是命令,待出兵的消息传来,立即兵发沛县。
不过对于沛县第一战,张勋有着自己的顾虑,那就是被曹操用来当炮灰,而他也没有任何掩饰,直接就把心中的不安说了出来,对于杨弘,虽然心中有所顾虑,但是现在两人已经坦诚相见,自然这种事就没什么好隐瞒的,说出来,不管是想办法解决还是让他保证,把这件事解决好了,他也就没有任何顾虑了。
但杨弘却没给他任何保证,甚至在面对张勋的追问时他的回答却有些模棱两可,这让他有些担忧,不过杨弘却保证这件事他会处理他会处理好,说实话,他也有些担心,只是他要是这么去问曹操的话,必然会造成误会,甚至被曹操视为不信任,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操不大可能让我们当炮灰,不然的话,就不会是他的部队做先锋了,这一点其实我们现在不必要太过担忧,加入曹操争打算让我们去当炮灰,大不了我们不听他的就是了。
其实张勋就等者这句话,毕竟让他去找曹操解决,要曹操的保证是不太现实的,也没有那个可能,而要杨弘的保证,说白了就是这个保证,只要有他的点头,到时候真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出于大局考虑,他扭头就走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一匹快马从下邑城飞驰而出,来到袁军大营,很快由一名袁军士兵接过命令飞奔进主帐,禀报,道:“启禀将军,曹将军有紧急军令送来。”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其中的深意,张勋招手,道:“把军令拿过来。”
片刻,士兵快步上前,将曹操下达的命令文书呈上:“使者说,这是曹操在半个时辰前传达的命令,第一时间就给将军您送过来了。”
张勋点点头,随即便将文书在矮几上摊开,文书末尾的落款处盖着曹操车骑将军的印信,而内容其实也就几句话,明日随大部队一同出发。
张勋看完之后,将文书交到了杨弘手中,后者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反应,毕竟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个时候曹操传达过来的军令,除了出兵的指令,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反倒是明日一早出兵,有些意外,按照他对曹操的性格来讲,他这个人办事雷厉风行的,既然要出兵,很可能是现在下令,半个或者一个时辰就会出兵,没想到却给了他们半天的准备时间。
不知道是不是曹操为了照顾寿春军的情况,毕竟现在的寿春军虽然刚参加过九江之战,但并不能称得上有多精锐,集结起来肯定无法和曹军相提并论,但半天的时间对寿春军来说太充裕了,其实有两个时辰,拆除营帐到整军都能够一步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