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秣陵之战(9)(2 / 2)
而此刻的李丰则率领着部队朝着淮陵赶来,李丰三十余岁,一身鱼鳞甲,头戴金盔,手握大刀,行在部队最前方,自他入袁军以来,这是他头一回领兵作战,但也只是中路军指挥,具体的作战部署早在交战之初就已经拟定好,所以他更像是一具提线木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没有自主权,再加上他乃扬州军出身,本就不受袁术重视,这一回想要出彩,就必须要摆脱傀儡的命运,所以他就不能减缓行军速度,与纪灵步调一致,甚至他还必须要抢在纪灵之前与徐州军开战。
在扬州内部,很多人忌惮徐州军,可对于李丰来说,徐州军根本就没什么可怕,所以李丰现在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及早找到徐州军,而兵分两路,无疑增加了概率,至于盱眙那一路,他想都没想,如果徐州军真在那边,只怕现在早与乔蕤交上手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派兵前往盱眙,就算那里真有徐州军,也是锦上添花,这可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才会下重注,如果徐州军在淮陵,那什么也不说,立即调兵回来,可徐州军如果在夏丘的话,那么他派往
虹县的士兵就会变成鱼饵,将徐州军引到淮陵来。
在这一点上,他可顾不上纪灵了,虽然两人私交极好,而且此战更是他一力保举,可是他终归不是纪灵的帐下,而纪灵也并非是袁术,所以他必须要表现,让后将军看到自己的实力,更要让袁术明白,他的计划完全没有必要,甚至要像他证明,他的计划完全就是失误。
当然他也明白袁术这么做的初衷,与其说他是在担忧他和乔蕤,不如说他是在担忧徐州,刘澜二字无疑是当今世上除袁绍曹操兄弟之外最让他头疼的一人了,所以主公才会如此格外小心,不容此次出征有丝毫差错。
徐州的位置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那么重要,可对袁术来说却无比重要,只要掌握徐州,再从而控制青州,而这是目前连接冀州唯一的一条通道,当然他也完全可以从兖州,可是当年败在曹操手中的一幕让他至今忌惮,再加上其背后的袁绍势必不会坐视不理,是以进攻徐州刻不容缓,因为其再他控制整个扬州之后的战略价值太尉重要了。
与刘澜反目成仇有了今日这个局面,其实完全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背着自己与刘繇签订了一个什么攻守同盟,想要抑制他掌控整个扬州,现在他撺掇着孙策那傻小子攻丹阳成功将刘澜引到的那边,而他现在剩下的只是派兵去占领徐州,以现在徐州的兵力,三路大军一到,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他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三路大军三人各有心思,乔蕤是军事白痴,已经中了关羽埋伏,李丰一心立功,完全不管其他两路的情况,而纪灵呢,虽然是知名大将,可是为了进攻夏丘绕路兖州,路途太远,反而给了关羽可乘之机。
而这一点却又是李丰所忽视的,其实在他下决定派兵前往虹县时也不是没人劝过他,他这么一来,如果徐州军当真就在夏丘,结果最后被他们引到了淮陵,一旦这事被纪灵知道了,能不引起他的不满?
可李丰没当回事,他和纪灵是什么关系?只要最后赢了,大不了他任何赏赐任何职位都不要,统统给袁术,他看重的不是这些,而是要在袁术面前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这一仗他必须得胜,不仅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他们只比郡国兵高一些的身份。
一听到将军口中的郡国兵三字,所有校尉部曲督们都不再多言,李丰这话说道了他们的心缝里了,立时一个个群情激昂,只要扬州军能有翻身的机会,别说得罪一个纪灵了,就是阎象、杨弘也在所不惜。
扬州军太憋屈了,他们曾经是什么?一州之精锐,饷俸都是最高,装备用得最好,可如今呢,在寿春就跟后娘养的没区别,就差与郡国兵一样去守城门去上街维护治安去了,如今好不容易得到出战的机会,难道就这么去撞大运?
这显然不可能,所以李丰才会一改自己的行事风格,主动去争取,为他们这些扬州军的兄弟们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哪怕会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部队立时被一分为二,双方保持联系,不管那一方发现徐州军的身影,都要及时汇报,也好第一时间去协助他们,可是部队前往虹县走了不到两个时辰,便有斥候来报,发现了敌军斥候。
这事可让李丰大吃了一惊,部队刚一出兵就发现了徐州军的身影,虽然只是斥候,主力还无法确定在哪里,可是这要是他们一早就进入了徐州军的眼底,一直在讯机进攻他们的话,这么一分兵不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了嘛。
李丰当即下达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同时派出大量斥候去打探,如遇徐州军主力,务必要把他们的情况打探清楚,如果这里出现的只是敌军斥候,务必活捉舌头,问清他们主力的身处何方。
然而,他派出去的斥候很快传回来一条不好的消息,敌军大兵正在朝着他们驻扎的方向急行军,用不了三个时辰,就将抵达。(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