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相权让位皇权(2 / 2)

加入书签

然而沙皇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并没有闲着,他决定对中国雪耻,尤其是中国人居然在俄国的领土之上开疆建国,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开始秘密调集大量军队向东准备进攻中华帝国,而英法美等国家也对中华帝国的侵略行经无法忍受,准备对中华帝国进行围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甚至美国还派遣了一支志愿军秘密前往俄国。尽管曹跃早已经做好了打算,但是真的要单挑全世界,他还是没有胜算的希望的,此时日本蠢蠢欲动起来,他们打算从大韩帝国向北发起进攻,并逐渐向大韩帝国进行增兵。

看起来,中国再一次与全世界为敌了,甚至于德国都不屑于和中国结盟,说中国先前拒绝了威廉二世,导致威廉二世对中国很不信任——全世界都抛弃了中国,中国似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不单单是在国外,在国内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抗议,因为在北方的战争导致了中华帝国的税负一直居高不下,中华帝国前十二年通过两任宰相的努力积攒下来的大量财富被消耗在了北方战事之中,人们安详生活了十几年,财富积累了十几年,但是这三年之中国家税负逐渐增加,使得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差。

而随着拖拉机等机械的大量使用,传统的农业化帝国中华帝国转为了半农业半工业的帝国,随着农转工,大量农民涌入了各大城市,却成为了失业大军,这导致了大量劳动力的剩余。剩余的劳动力给社会带来了一些破坏与不和谐,在某一些人和势力的鼓噪之下,城市之中出现了帮派活动,这一阶段导致了国内出现大量的什么这个门、那个派以及某某会。

帮派的活动也使得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打扰,尤其是川湘一带尤为甚,袍哥会死灰复燃,导致四川百姓民怨极大。百姓们将此归咎于朝廷的放纵和轻视,他们认为皇帝曹跃只顾着开疆扩土,名垂青史,却不顾民生建设,甚至有人说曹跃就是中华帝国的隋炀帝。一些文人墨客更是对此大加抨击,他们没有直接批评曹跃,而是拿出历史上的论隋炀帝与隋帝国之崩溃来映射中华帝国会在曹跃的君权集中制而崩溃。

有鉴于此,曹跃决心暂缓对外动武,接受外国调停,并且将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御,同时下令前线第一军团司令官姜至正与第二军团王志勇后撤并修建防线,同时协助严东、聂嘉、宋成谋巩固藩国建设。

同时,曹跃下令大规模抓捕帮派势力,甚至于某一些工会因为反朝廷行为也被抓捕,但是这些被抓捕的人并没有被处死,而是举家被流放到北梁国、北唐国和赵国。而且从10月1日开始,曹跃下令除死刑外所有被判处三年以上徒刑的犯罪分子将被赦免刑罚,但是却被举家迁移到北部荒原的五个国家去,以扩充其人口数量。

为了补充北部五国,也是为了稳定国内因富裕生产力增加而带来的社会不和谐,各省警察和驻扎的军队一起出动,上百万人被迫迁移,这其中原本闹得最大的四川,是这一次被迫迁移人口最多的省份。四川袍哥会的身份原本是他们在西南地区作威作福的依仗,但是如今却成为了催命符,一个个对其身份避之不及。

但是当地官员为了摆脱干系,不得不对袍哥会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抓捕行为,三年时间大约有三百万人口被抓走,送往北部五国,而在全国其他地方在三年的时间内更是有近七百万人被流放到北部五国。短时间内,中华帝国国内一下子清净了许多,帮会被彻底瓦解,甚至于敢于和朝廷闹事的工会也老老实实的不敢声张。一些从外国回来的留学生想学着外国一样进行游行示威活动,连忙被家人捆在家里,以避免家人遭到株连被流放到北部五国去。

其实这一次的大规模抓捕行为,不但让国内的犯朝廷势力被打击,更加弱化了相权,巩固了皇权,曹跃也通过了这一系列行为重新让首相府的权力被压制在皇权之下。

首相王宇心知肚明,但是他内心无能为力,如果按照同花顺的牌局来说,首相王宇相当于拿了四个a和一个k,已经至高无上,可是皇帝曹跃却是高明的庄家,庄家让他赢他就能赢,如果让他输,他也能输的一塌糊涂。

因此王宇非常明智地将权力逐渐归还给曹跃,历史上不计其数的例子证明了,宰相和皇帝作对,除非他最终谋反,否则没有一个宰相有好下场。王宇也明白,在帝国成立的前八年,曹跃放权是在给全世界看,看一个开明的皇帝带领着国家走向文明,同时也为了国家的休养生息。然而如今曹跃逐渐开始掌权,并通过了战争驱逐了对他威胁最大的冉东、聂嘉和严东,让他们开疆扩土并建国成为国主,逆转了局势,全面掌握了帝国的一切。

10月中旬,第一军团戴建龙准备完毕,准备和日本帝国在朝鲜半岛进行中日大对决,同时空军和海军也准备完毕,开战之后中华帝国陆海空三军将同时在朝鲜半岛、日本领空,黄海与东海进行陆海军大决战。

曹跃特批,如果开战,帝国将会对日本本土使用伤寒、瘟疫、天花、霍乱病毒等生化武器,彻底摧垮日本人种。曹跃知道,有英法美等欧洲国家的支持,如果中国和日本陷入长时间战争,最终失败的一定是中国。

当生化武器被批准使用之后,作为这次对日作战的总指挥戴建龙,在与前总司令官冉东讨论之后得出一个结论,生化武器一旦被使用,极其有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报复,日本人会在盟友的支持下对帝国采用同样的方式,然而他们都不敢反对,也不能反对,在这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帝国皇帝的命令高于一切。

于是,前线再一次紧张起来,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一场未知未来的战争。(www..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