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新政改革(一)(1 / 2)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从张之洞来到京师到现在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了,天下的形式越来越清晰,清廷殿上,光绪皇帝越来越少出现。而军机处诸位大臣也开始揽起权利,曹跃、李鸿章、张之洞,三相共国,就像是一面桌子的三根支柱一样似的朝廷朝纲极其稳定。即便光绪皇帝不用上朝,三个宰相也能稳妥地处理各项奏章,三相共国的局面让李鸿章和张之洞这两个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代表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就是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的雏形,就是相权高于皇权,在中国,在大清朝廷,一直以来都是皇权远远凌驾于相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皇权的最高峰,也因此导致了最终皇权的崩溃,所谓盛极而衰就是这样的道理。

曹跃带兵入京,自认“宰相”之后,又扶持有能力有经验有威望的张之洞与李鸿章二人共同治理国家,这才导致了相权压倒了皇权,中国有走向君主立宪制的可能。

三个宰相各司其职,也各有所长,尤其是张之洞掌管着的邮电部,表面上说是邮电部,实际上他在主持者新政改革。

几天之前,兵部汉尚书胡聘之也顺利入主军机,与张之洞一起推行新政改革。胡聘之当初是坚定的维新党,支持光绪在山西推行维新变法,后遭到流放被曹跃所救,在甘肃河西走廊秘密推行变法,大获成功。但胡聘之也从那开始知道,中国历史上想要变法成功,最大的依仗不是变法有多好对国家有多好对人民有多好或者对社会有多好,而是需要强大的武力保障,只有曹跃这种枭雄军阀做靠山,胡聘之的新政才能成功。所以胡聘之现在反倒成为西北系的骨干,坚定地支持以曹跃为核心的西北系。

胡聘之入主军机处之后,全力辅佐张之洞推行新政改革,他们推行新政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开放言路,这一点与戊戌变法的时候一模一样,即开放报纸,解禁报纸。但是这一条却遭到曹跃的反对,曹跃是反对贸然地开放言路,因为如此一来会导致各种妖魔鬼怪横行。而曹跃在陕西甘肃也是控制言路,言论只有掌控在西北宣抚使的控制之中才能说话。

张之洞对此大为恼火,和曹跃辩论数次之后,双方才达成一致,各地允许开办报纸,但要设立报业委员会,受邮电部管辖,同时缴纳数量不菲的报业抵押金,用曹跃的话来说就是,办报纸可以,但你的报纸要宣扬正能量,别天天盯着政府的错,一味地以监督者的姿态来指责执政者。如果发现某一家报纸每天都在丑化政府,宣传不利于政府统治言论,不但会没抵押金,还会抓捕所有报馆的人。

由此可见,曹跃并非一个能够给民众自由的人,他内心之中是一个独裁者。

张之洞勉强答应了曹跃这条限制报业的要求,但新政改革的第二条,削减一些不必要的衙门的时候,要求曹跃绝不能再插手。曹跃没心思插手,张之洞随后取缔了一些不必要的衙门。

当年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曾下谕裁撤了光禄寺、詹事府、通政司、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以及其他不必要的地方衙门。其后慈禧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之后,将这些衙门恢复了,而此时张之洞再一次提出裁撤一部分衙门,如负责教导太子的詹事府。光绪没有孩子,自然也没有太子,留着服侍太子的詹事府一群人吃闲饭作甚,詹事府首先被裁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