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混乱的八国联军(2 / 2)
沃特森很快就会为自己的愚蠢决定而后悔。
列克谢耶夫这一次的进军依旧沿着铁路,但由于铁路被破坏和道路泥泞不堪,他们只能继续步行前进,并且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沿路上不断有百姓自发地组织起对联军的骚扰,八国联军部队随即也展开报复。
这28000人的八国联军部队对后勤的要求非常高,洋兵不像是中国士兵,一天几个窝窝头就可以打发,甚至美国人还要求必须要有牛奶红茶配备。复杂的后勤问题和联军复杂不统一的指挥,导致了他们在行军过程中矛盾重重,也是导致他们行军异常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列克谢耶夫也明白指挥多国部队最难解决的就是各部队的调解问题,例如食物的供应顺序和弹药的补给顺序,如果一切顺利,大家自然是你好我好他好全都好,可是一旦有任何不顺,联合部队内部的矛盾就会让他们拖垮。尽管列克谢耶夫对一切困难都有所预计,可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指责俄国人趁机扩大手中的利益,并不是真心想要结盟,因为俄国人正在快速占领着中国东北。
八国联军指挥部内没有一天不发生吵架的,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中国人,恐怕他们自己先打起来了。
英国人看不起美国人,认为他们是野蛮人。
美国人看不起英国人,你们带着一群印度猴子来做啥咧?
法国人看不起俄国人,认为他们毛都没有退化干净。
德国人看不起法国人,认为他们娘娘腔只配生活在女人裤裆里。
所有人看不起日本人,认为岛国上的猴子,还没有他们的裤裆高……
在慢吞吞的行军中,联军部队终于遇到了大规模的抵抗,当他们抵达廊坊的时候,这里依稀可见西摩尔联队战斗过的痕迹,但是现在西摩尔联队杳无音讯生死不明。再向前进军,忽然遇到了清军阻拦,奉慈禧太后令,武卫左军与武卫后军,天津退下来的清军以及京师神虎营总计一万余人在此拦截。他们希望借助前一次“廊坊大捷”的余威拦截住联军的脚步。
董福祥并不希望在廊坊战斗,但马玉昆想要表现一下武卫左军的厉害,于是主动请战,只可惜整个战斗只进行了三十分钟,联军士兵一顿炮击过后一个冲锋,清军在廊坊的军队全线崩溃。
缺乏重武器,缺乏统一指挥,缺乏重视,缺乏训练,尤其是对现代化战争认识不足,很多人站在原地等待着对方火炮的轰炸,是清军战败的主要原因。联军的大炮将清军在廊坊的军队四分之一人炸死炸伤,一般的人逃走,而对联军最大的抵抗则来自于受伤的不能逃走的战俘抱着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的思想继续战斗。当然,他们的抵抗最多是制造一些小麻烦而已,不管是董福祥的手下,还是宋庆的手下,更或者是负责督军的载振,都被对方的炮群吓傻了,就别说他们的部队。
战斗还是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溃逃的清军一路逃进了通州大营,这才止住溃败的脚步,此次负责督战的载振惊慌失措地将军队丢给董福祥之后,吓得回到京城。载振原本胆子就不大,跑回京城之后添油加醋地在慈禧跟前说了一通,吓得整个皇宫惶惶不可终日。
朝廷中当然也又不相信的,毕竟前有聂士成的武卫前军天津抵抗一个月,还有“建国门大捷”,曹跃歼灭西摩尔联队和李尼维支联队,让很多人都误以为洋人好打,而东交民巷之所以难打,主要是因为不能开炮,只能用步枪一点一点的进攻的原因。
可通过这次廊坊大溃败,让清廷终于意识到,中国最强的两支部队武卫前军和血军取得胜果是多么的不容易。尤其是武卫前军,他们承受了敌人的大部分正面进攻,在天津打了半个月正面对抗联军。
血军在其中有些投机取巧成分在廊坊大捷中,是趁着西摩尔联队酣战一周弹尽粮绝发动进攻,第二次歼灭西摩尔联队是他们在建国门战败,消灭李尼维支联队是遇到了罕见的大雨,但从歼敌数目上来看,倒是曹跃的血军杀敌最多,俘虏最多。
现在,杀敌最多的血军,因为军饷的原因要走了,血军一走,北京必定失守——慈禧不得不再一次做出让步,派人送去了一部分粮饷武器弹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