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冯洋勒杀西摩尔(2 / 2)

加入书签

他们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突然出现在北京城东建国门周围,与守卫在此的是武卫中军(即八旗新军)发生激战。

武卫中军战前驻防在丰台大营,结果战争发生之后全部跑回到北京城里,负责防守北京城城防。这是一支由旗民组成的禁军,这是一支屡战屡败的新军,这是武卫军五部中战斗力最低、军纪最差的军队。

武卫中军带统领载振吓得不敢出战,而荣禄闭门谢客,总理衙门大臣载漪只好借过了军机大臣的职务,命令让辅国公载澜担任武卫中军统领指挥建国门战斗,但载澜只在建国门露了一面,一看对面各国旗子就吓得跑了。

可没想到的是,八旗子弟虽然不愿意作战,但这里毕竟是北京城,身后毕竟是自己的家,西摩尔联队从早上开始向建国门进攻,一直到了晚上,居然没有攻下来建国门。没有主将的武卫中军旗人士兵们反倒是打出了血性,他们高喊着“北京的爷们也带种”“死后跟老祖宗进祠堂”“咱们是八旗铁骑的后人”等口号,在建国门附近与西摩尔联队血战一天,尽管因没有组织、没有训练、甚至有些人是扔了鸟笼子穿着祖上传下来的铠甲拎着上锈的长刀跑过来助阵,武卫中军伤亡惨重,但西摩尔联队反倒先崩溃了。

当晚,西摩尔联队在伤亡八十多人的情况下,擅自向天津逃走。

也难怪西摩尔联队会逃走,他们暴动的时候虽然“意外”地夺取了大量武器弹药,可是毕竟他们是战俘,身后还有血军追击,西摩尔被曹跃吓着了,尤其是他的手下越南兵,印度兵,华勇营等人,根本就不想再打仗了,稍微遇到挫折便产生了逃走的念头。于是在遭到八旗子弟意外的坚决抵抗之后,西摩尔率领九百多手下向天津逃走了。

曹跃得知之后勃然大怒,逃你妹,我让你敲开北京城门,你们倒好,跑了!

他立即派遣骑兵冯洋的1旅1团进行追击,并在次日凌晨(29日)四点多的时候,冯洋带军在沙河边上追到了西摩尔联队,并发起进攻,杀死三百多西摩尔联队士兵。沙河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至此西摩尔联队全军覆没,而西摩尔本人也被冯洋暗中亲手用腰带勒死。

曹跃之所以要冯洋处死西摩尔是担心日后西摩尔会将他的计划说出来,借刀杀人固然是妙计,但借着外国人的刀杀自己人,夺北京城的门,说出去名声并不太好听。难不保将来西摩尔会将他和曹跃之间的阴谋对外讲出去,所以西摩尔只有死,才能让曹跃的形象完美无瑕。

再一次全歼西摩尔联队之后,曹跃将战报送到了京师紫禁城,等待慈禧的犒赏,同时也等着慈禧会开出什么条件。

建国门下,八旗兵的顽强抵抗让曹跃有些意外。

十天前曹跃的想法是强行闯入北京城,在俘虏了西摩尔联队之后,他改变了作战计划,打算假手西摩尔联队进入北京城。

但西摩尔惨败建国门下,导致曹跃的计划泡汤了。

那么是不是要按照原计划强行进入北京城呢?

曹跃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并派遣骑兵前往房山,通知了血军右路军统领聂嘉暂时不要轻举妄动,等待曹跃下一步军令。

恰此时,王宇随步兵第2旅抵达顺义,也参与了这次讨论。

会议之上,各个将领和幕僚众说纷纭,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曹跃也心烦意乱。

原本曹跃也以为清政府丧失了民心,他甚至可以取而代之,但是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和了解,清政府虽然如风中残烛,但并没有彻底被人们放弃。

满人、汉人、回人、蒙古人在面对八国联军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退却,尤其是在天津,以安徽人为主的武卫前军(淮军改编,武卫前军一半为安徽人,一半为天津山东直隶本地招兵,聂士成本身就是安徽合肥人)完全没有任何对满清政府的不满,甚至聂士成本人在廊坊大捷被义和团抢了功劳之后,只是怨恨义和团,并没有怨恨清政府。当慈禧下令他固守天津之后,聂士成随即率军重新回到了天津参加天津战斗。

聂士成虽然愚忠,可恰恰代表了相当多的汉人官员们的心理,他们依旧支持清政府,支持这个皇族。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管这个朝廷多么操蛋,但只要能维持,大家都愿意维持下去。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太多次朝代更迭的事情了,中国的老百姓太明白一旦朝代更迭,给百姓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贪官污吏的压迫。

而西方人却并不会这么想,即使百年之后,美国人一再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中国百姓输送皿煮颜色革命之类的行为和意识,甚至丧心病狂地支持所有反对中国政府的邪教与恐怖组织,可即便如此,中国百姓坚决拥护本国政府,让美国气得够呛,并将其归咎于中国政府“毒菜”。所有不愿意看到中国动乱的人,被人骂为五毛和自干五,称其为“狗腿子”,尤其是许多“知识精英”更是跳起来巴不得中国动乱,好趁乱自己有个好前程。

岂不知,以美国立国两百多年的短暂历史而言,中国百姓历经了那么多朝代更迭和战争战乱,早就看透了“革命”的本质——不过就是另一群人获取权利的手段而已,阿拉伯颜色革命如何?乌克兰颜色革命如何?受益不是所有的老百姓,更不是大多数百姓,而是新的掌权者!革命的本质就是新贵族崛起,所有的皿煮平等公正的口号都是放屁!

所以曹跃这才谨慎决定是否毫无接口地直接带兵入北京城,因为百姓们未必希望现在就推翻满清,打乱他们的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