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自作自受(1 / 2)
要说吴畏从没想过会有一场战争,那就太侮辱他的智慧了。
俄国南北两方的身后没有足够强大的势力给他们支招,自然不可能长时间并存,亚历山大四世肯向叶卡捷琳娜求婚,还能得到手下一帮大臣的支持,也是因为打了促进祖国统一的旗号。
很多人认为,在祖国统一这杆大旗之下,任何跪舔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惜的是,叶卡捷琳娜不是无盐嫫母,从小就不缺乏追求者,当然不是谁想舔都可以的,亚历山大四世注定了要明珠暗投,让隔壁老吴捷足了。
吴畏在夏天里送了亚历山大四世一顶大大的帽子,肯定不能算雪中送碳,亚历山大四世恼羞成怒之余,双方只怕马上就是一场大战。
所以吴畏早在叶卡捷琳娜参观独立团的军营,并且提出请吴畏帮忙训练新军的时候,就已经在筹划增加北俄方面战斗力的方法了。
对北俄方面有利的一点是,北俄从军政两界再到底层民众,大多是两袖清风的主,过惯了苦日子之后,这些人都不怕打仗,更向往南方富庶的生活。都说光脚不怕穿鞋的,大家本来就赤条条的来,大不了再赤条条的去,万一这把赌赢了,那就一本万利了。
特别是俄共中乌里扬诺夫领导的布党,更是把拯救全世界的劳苦大众当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当年在巴黎还什么都没有呢,就敢印小册子宣称用暴力推翻剥削阶级的压迫,现在手里有兵,更是绝不投降……
相比之下,南方政府的好战份子就不怎么够看了,毕竟南俄政府要职都把持在权贵手中,大家好日子过得都不错,和北方开战,打平了北俄也没什么油水可分,打输了却可能砸碎现在手里的饭碗,自然没那么坚定的立场。
但是吴畏也算是认真研究过战史的人,很清楚俄国广漠国土上所蕴含的强大战争潜力,以现在南北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一旦开战,那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了最后,很可能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如果仅仅是站在一个邻国大使的角度上来看,这种情况很显然是应该喜闻乐见的。可问题是吴畏不是简单的邻国大使,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大使也不会把工作作到驻在国首脑的床上去。
所以于情于理,他都不能看着俄国南北双方拼成两败俱伤,至少北俄方面不行。
吴畏虽然号称不败军神,但是他自己知道,这个称号是打完一系列大战之后侥幸没死才捡来的,本质上属于先打完再指那种,真要拉开架势开打,没人可以说自己一定能赢,影响一场战争结果的因素实在太多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种只能存在于作品当中。
所以在吴畏为叶卡捷琳娜设计的统一路线图当中,战争只是最后一步,当年太祖也不是上来就打辽沈平津淮海的,想要增加取得最后胜利的可能性,就必须先作好准备工作。
而在吴畏看来,叶卡捷琳娜当选为俄共主席就是这些准备工作的前提。
笼罩欧洲的幽灵不是随便说说的,在工业化大发展的时代,工人运动的出现没有人可以阻挡,除非他不想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当中。所以叶卡捷琳娜加入俄共,就和某教在欧洲从邪教变成正统的过程一样,既然不能消灭,那就干脆投入其中,成为领导者。
所以按照吴畏的设想,他准备先向南方俄国输出工人运动的思想。当然这份工作不能由奥西波维奇的孟党来干,这帮家伙下手太磨蹭,要知道革命可不是请客吃饭,不可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潜移默化。吴畏又不是正宗的俄国人,也没兴趣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维稳上面。
事实上吴畏已经和乌里扬诺夫谈过了这方面的事情,乌里扬诺夫对于吴畏的建议非常赞同,正在选派人员重新回到南方去。
在吴畏看来,要等到南方俄国的工人运动爆发起来后,才是北方俄国发动统一战争的时机,无论南俄的工人运动成功与否,都可以极大的打击南俄方面的战争潜力,从根本上削弱北俄大军可能遇到的抵抗,没准到时候叶卡捷琳娜也可以发出追上就是胜利的号召。
但是显然叶卡捷琳娜有些等不及了,她居然想主动发起战争,这让吴畏觉得有些牙痛。
叶卡捷琳娜显然没有吴畏那么消极,她听了吴畏的解释后,摇头说道:“我觉得可以给南俄更多的压力。”然后她举出了从前尼古拉二世在位时面对俄国国内的重重矛盾,却无兵可用的窘境。她觉得在边境线上对南俄方面造成足够的压力后,可以让亚历山大四世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镇压工人运动,从而使得南俄政府本来就紧张的兵力捉襟见肘。
这个倒是吴畏完全没有想到过的,他看了叶卡捷琳娜半天,才问道:“这是谁告诉你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