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虽败犹胜(1 / 2)

加入书签

突出部战役最终以中**队主动撤退结束,或多或少有点出人意料。

虽然在复职的时候,罗耀武就预料到,因为沈阳过早沦陷,辽河平原无险可守,东北军迟早会退入关内,并且在复职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一点,但是在收复锦州之后,罗耀武未做过多抵抗,就指挥部队向关内撤退,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从军事上讲,罗耀武此举没有错。

抗战的关键是人力,特别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官兵。因为中**队处于劣势,在作战能力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抗战的基本原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能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亡,最终迫使敌人认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得保存有生力量,保证部队长期抗战的资本。

可是从政治上讲,主动退守关内,却很难让人接受。

要知道,朝阳-葫芦岛市防线失守之后,就只剩下一道山海关了。只要美日联军再次取得突破,就能对北京构成威胁。

万幸的是,这个时候,除了管元山等几个一直对罗耀武不满的官员之外,没有任何将领站出来指责罗耀武。

因为国家处于特殊时期,所以没有得到高级将领支持的任何指责,都难以对罗耀武构成威胁。

不是说所有高级将领都与罗耀武关系密切。

与政府一样,军队里也有派别之分。

关键就是,在这个时候,那些就算靠关系混上去的将领也知道,除了罗耀武,恐怕还真没有哪个人有能力守住山海关。事实上,恐怕连罗耀武也办不到。问题是,如果这个时候站出来指责罗耀武,首先就得承担起责任,即顶替罗耀武去指挥东北军。事实已经证明,没人可以顶替罗耀武。如果不能指挥部队守住山海关,就算把罗耀武搞下台,也要承担因此产生的结果。

如此一来,那些对罗耀武不满的将领自然不会挺身而出了。

由此可见,关键不是退守关内,而是有没有办法守住山海关,特别是阻止美日联军进军北京。

如果没人敢做出这样的保证,就没人能够动摇罗耀武的地位。

事实上,突出部战役并没有完全失败。

在这场持续了十天的战役中,中**队在南方战线上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义县与锦州攻防战,中**队总共歼灭七个日军师团,另外还击溃了三个日军师团,取得歼敌十七万的重大战果。

对于东北战场来说,这个结果绝对不可忽略。

要知道,在突出部战役打响的时候,日本正在向东北增兵,第一批增派部队已经到达前线,并且补充给了几个主力师团。虽然罗耀武放弃了进攻凌海市的作战行动,没有对第二批到达的日军师团产生影响,但是在损失了七个师团,还有三个主力师团丧失作战能力的情况下,日军再也难以协同美军发起进攻。

对日本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长崎遭到战略打击之后,日本国内的战争呼声迅速增强,政府的战争动员计划也得到了广泛支持,就连之前反对战争行动的部分日本人都改变了观点。在日本人看来,日本必须进行报复,而最有效的方式就在战场上取胜。

胜利没有到来,结果却再次损失十多万官兵。

要知道,这是永久性的损失。

在日军战损的十七万官兵中,被俘的不到一万人,其余十六万多全部阵亡。此外还有大约十万日军官兵伤残,且绝大部分将丧失作战能力,甚至丧失了劳动能力。

这样惨重的损失,丝毫不亚于彰武会战。

可以说,这一结果,对日本战争信心的打击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虽然在日本政府的宣传下,失败只是胜利的开始,而且日本国民的战争积极性并没受到影响,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报名参军,搞得日本当局不得不一再限制参军范围,以确保有足够的劳动力参与国内的生产建设,但是在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问题上,一些有着长远目光的日本人已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突出部战役结束后没几天,就有一名日本记者在发表社论的时候提到,如果按照之前的战争伤亡,打到北京的时候,日军至少要阵亡一百万官兵,还得准备一百五十万张病床。至于取得最终胜利,日军的伤亡数字将更加巨大。

日本能够承受这么巨大的伤亡吗?

要知道,在日本所经历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也只阵亡了两百多万官兵。

虽然从人口上看,对于拥有一亿多国民的日本来说,一百多万的伤亡还不算大,至少没有超过日本的承受范围,但是相当于国民总数百分之一的伤亡率,肯定会对日本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