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撤(1 / 2)

加入书签

七月十四日天亮前,第二十六集团军在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后,终于打下了三台子。

从此开始,三台子成为了锦州战役的核心战场。

这个战场上的主角,无疑是之前并不怎么引人注目的第二十六集团军。

在东北军的六个集团军中,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的地位最为尴尬,特别是第二十六集团军。说防御作战,第二十六集团军肯定比不上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说进攻能力,又不如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虽然第四十集团军更糟糕,但是长期充当战役总预备队,反而不那么尴尬。第二十六集团军却不然,往往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却得不到重视。

客观的讲,第二十六集团军的战斗力并不弱。

在六个主力集团军中,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作战能力最为均衡。第十五集团军打不了的进攻战,它能打。第三十九集团军打不了的防御战,它也能打。也正是如此,罗耀武往往会在作战部署的时候,把第二十六集团军摆在后面。

打下三台子之后,第二十六集团军立即就地组织防御。

因为美军第四步兵师已经到达,附近还有好几个美日联军的二线师,加上在反攻中有不少损失,刚刚组建起来的装甲部队丢掉了半数主战装备,所以第二十六集团军也无力用战术反击扩大防御范围,只能向后扩展防区。

针对这一情况,罗耀武在十四日上午就把两个得到加强的新编集团军派了上去。

一个守在大凌河东岸的张家堡,一个守在锦州东面的金城。

同时压上的还有驻守锦州的民兵纵队的几万民兵。当然,这些民兵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帮助作战部队构筑防御阵地,在三台子后方修建防线。

罗耀武的战术意图也很明确,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死守三台子。

死守的目的,除了保住锦州,还要为北面围歼两个美军主力师争取时间。

第二十六集团军在三台子守得越旧,北面取胜的机会就越大。不管怎么说,美日联军也缺乏实力强大的突击部队,必须选择重点。不管是强攻锦州,还是救出被围部队,只能有一个重点。

对罗耀武来说,在任何一个方向上达到目的,都能使战局变得更加有利。

帕特里奇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知道罗耀武再也难以发起有规模的进攻,因为第二十六集团军参战后,罗耀武手里就只剩下一个主力集团军了,而在任何方向上,一个主力集团军都难以发起大规模进攻。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坚定了让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向南突围的想法。

既然如此,第七步兵师的解围行动也就不那么迫切。从分散中**队的兵力来看,让这支生力军攻打阜新,反而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四日上午,帕特里奇就调整了作战部署,让第七步兵师从东面强攻朝阳寺。

必须承认,这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完全体现出了帕特里奇在指挥作战上的才华。

当时,守在朝阳寺的第十五集团军已经派出了两师与两个独立旅,协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围攻美军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留在朝阳寺的只有四十五师,后面还有一个损失较大的独立旅。

更重要的是,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主要朝向南面,东面的防御部署非常薄弱。

第七步兵师的突进速度非常快,快到让第十五集团军只有数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结果可想而知,当天傍晚,美军就撕开了第十五集团军的防线。

虽然黎卫东立即调动部署在后面的独立旅发起反击,但是美军的突击势头太猛,之前协助第十五集团军作战的两个新编集团军又在南面战场上作战,所以根本无法堵上缺口,也就无法阻止美军向阜新突击。

打到晚上,朝阳寺防线基本上崩溃。

黎卫东能做的,就只有让正在南面作战的两个师与两个旅立即撤下来,在美军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北面部署新的防线,阻止美军会师。

问题是,第七步兵师的目的不是南下与被围部队会师,而是进军阜新。

十五日凌晨,充当战役预备队的第四十集团军在阜新南郊与美军第七步兵师交战。

到此,罗耀武手里的六个主力集团军全部投入战斗。

虽然帕特里奇直到上午才知道,在阜新郊区阻击第七步兵师的是第四十集团军,从而断定罗耀武手里已经没有像样的预备队,但是这并没对他的作战部署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第七步兵师在此时已经攻入了阜新城区。

因为阜新受到威胁,所以罗耀武不得不在十五日上午让第十六集团军全线撤退。

虽然这能加强阜新城区的防御,但是再也无法组织规模更加庞大的日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