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210章 亚洲的未来(求月票!)(2 / 2)
“如果不错的话,冷副局长,在我们的特工和他的接触过程中,他一定有其它异样的表情是吗?如果说没有天大的好处,他绝不会像我们这个“敌国”捐出这么一笔巨额财富。”
“总理,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报告,昨天,广播中开始播放“印度副王”的签署投降协议、命令印度志愿民防队的消息后,这位狂热殿下在我们的特工面前,根本没有一丝的掩饰,几乎是一下从安乐椅上跳起来大声叫喊着。“真主保佑!这天终于来到了!我即将自由啦!””
联想起驻海得拉巴特工报告中,对那位狂热殿下兴奋的描述,冷峰的唇角一扬,这些对大英帝国无比忠诚的土邦王公,从来没有象外界描述的一样,是大英帝国的忠实盟友,对英国真的是那么的赤胆忠心,他们根本就是各怀鬼胎,在这些王公几乎是在英国败迹以现之后,就立即开始为各自的未来算盘着。
但最为重要的,却是中国给予他们的承诺。
“百年前,王公们接受英国的君主地位时,业已向英国放弃部分权力。当英国的结束他们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这些权力应理所当然地归还给他们。”当然这并不是针对所有的王公,至少对于那些被人遗弃的印度王公四百二十五位罗阇和纳瓦布来说,他们所统治着弹丸般的封地是否享有这种权力,仍然还是一个两可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的为什么要绑架副王,副王的作用在于在整个印度引发一场混乱!”
原先半靠着椅背的听着那位尼查姆的吝啬的司马收起脸上的笑容。
“现在,蒙巴顿和他的十几万军队,被63军的机降部队困于丛林之中,几乎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英印官兵向我们投降,蒙巴顿在苦苦支撑,孟买发生了红色起义,印度自愿民防队更是有多支部队发动起义,新任副王韦唯尔靠着英国的余威苦苦支撑着,我们的军队已经打到了距离新德里不到200公里的位置,可以说,但凡稍有野心的印度人,都不仅仅是蠢蠢欲动,长期以来,不少富有的、拥有一定实力的土邦王公们所朝思暮想的,正是使其土邦变成独立的主权国家,而现在就是他们的机会!”
“总理,海得拉巴邦的和其它地方不同,作为王公的尼查姆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他那支装备有飞机大炮的为数众多的军队。除了缺乏入海口和臣民们的支持外,他手中握有取得独立的所有王牌。该邦的大多数居民信奉印度教,因此憎恨统治他们的少数穆斯林。在海得拉巴邦的2300万人口中,有二千万印度教徒和三百万穆斯林。”
“所以他需要我们的支持,就像过去尼查姆需要英国人的支持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可以说是的尼查姆的一个梦想,我可以肯定当年他之所以向英国人提供25亿英镑的捐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想买下海得拉巴邦的独立。显然他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而现在他向我们捐赠100亿华元,恐怕也是为了相同的目的。”
“总理,我们是否接受呢?”
“为什么不接受?100亿!可不是100块,既然他能拿出这个钱来,那我们就要接受,再说支持土邦建国独立是我们的既定政策之一!”
在冷峰离开之后,刘敬之望着总理,一语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总理,我担心尼查姆的这100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恐怕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不仅仅只是支持他们独立!”
一百亿!
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共和3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过只有4563亿华元,31年的军费预算不过仅只是845亿华元,而一个王公一次捐赠100亿元!这个数字足以让的全国上下为之疯狂。
由此也能看出那些传承千百年、积聚千百年财富的印度王公是何其富有,这笔巨款或许惊人,但惊人的或许是其背后并不单纯的目的。
在刘敬之缓声道出自己对土邦捐献的这笔巨额财富的担忧时,司马却在考虑着另一个问题。
印度土邦是印度封建领主的领地。英国人通过与王公签订条约、协定,对他们实行间接统治。土邦王公承认英王的最高统治权,并承担形式不一的义务,主要是提供一部分兵力和承担一些军费开支,英国政府对王公也承担一些义务,比如,帮助他们抵御外来侵略和镇压内部叛乱。
土邦王公的领地不是英国的领地,其居民也不是英国的臣民。英国征服和殖民统治印度的过程中,印度土邦始终是英国不可或缺的政治工具。现在,分散于印度各地的土邦共有562个,其面积占印度次大陆的25,人口达1亿,可以说,英国对土邦政策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英国对整个印度殖民统治的成败。
也正是因为土邦在的英国殖民统治时发挥成败作用,现在国内对土邦的态度一方面明确,同意支持他们独立,从而瓦解印度。但另一方面却又有些犹豫不决,在宗教发挥重要影响的印度,这些土邦的未来很有可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最终一但出现印度教土邦回归印度教国家,穆斯林土邦回归巴基斯坦,到那时中国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一个以印度教为主体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体的巴基斯坦,或许还可能多个锡克教国家,但最终在南亚次大陆仍旧会出现一个大国,这绝不是中国所希望看到的。
在未来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只能是中国的市场、廉价劳动力提供地!这是这场战争中国的根本出发点。
在自己的这间办公室内有一张地图,而在各大财团甚至于农商部部长的保险柜内,同样有一张亚欧地图,那些地图的已经规划好了一切。自己的这间办公室决定的是这些国家的独立与否,而那些地图却决定着那些国家的未来。
而这一切的工作,却是早在十数年前的就已经开始布局,在完成内部整合,国家统一、对外战争、亚洲的独立战争之后,就获得了亚洲的“陆权”,待欧美传统强国们在战场上拼得两败俱伤后,中国顺理成章的夺取了世界的“海权”以及“资本渠道权”,从而经营出自己的资本循环链条,在未来还将会通过建立华元的强势地位控制了资本变现渠道,用华元硬通货掠夺世界财富。
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国内的财团就开始了他们的“圈地”行动,而国内的经济专家和国务院的经济顾问,也早早的就开始了一个准备工作……亚洲分配!
在那些经济专家的计划之中,他们已经开始给独立的亚洲各国甚至于欧洲各国进行详细的经济循环分工,a石油,b粮食,c经济作物、d原料、e廉价劳动力、e服装……而中国自己控制周转并提供大脑(跨国公司的经济控制、政府的政治遥控)。
实际上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命令,一但成功,中国将会阻断了现在欧美把持的资本循环链条,迫使他国完全转入内需循环,空耗国力,进而引发国内动荡。
实际上,这是在走美国的二战前后的一条老路,而这条老路却恰恰是业已经证明的,最成功的,从英国为始,直至美国,都是借助这种资本循环链条,越循环越强,而他们的敌国则越消耗越弱。
像在另一个时空中,美国主要的对手是强大的陆权国家——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苏联陆军简直是无敌的,但它偏偏只有几个可怜的被围堵的出海口。它梦想着把北约推进海里,但因为互相的核威慑而无法展开拳脚。虽然苏联可以与东欧进行贸易交换,但后者们相对它过于弱小,技术也基本相当,无法构成完整循环,这就掉进了中华帝国式的干赔陷阱。
结果苏联的资本只能被迫进入完全的“内需循环”,成了高级产业对低级产业的剥削和国内各阶层之间的剥削,国家资本向产业和权力高层集中而无法再行分配进入循环,导致产业和民众心理的严重失衡。当苏联的力量步入到巅峰时,内部的“应力”即已达到临界点,必须寻找到突破口。
紧接着,苏联政治模式垮台了,像英国对法国一样,美国大获全胜。
而大获全胜的美国,所获得的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成为美国的工厂和资源供应地,即便是美国的敌人——中国,也不过是沦为美国成衣、玩具供应商,而换回的不过仅仅只是美国印钞厂印刷的纸币和美国的债券。
在这个时空之中,中国所需要做的正是效访美国,将整个世界、至少绝大半个世界,化为自己的市场、工厂。而印度在这个环节中,提供的恰恰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庞大市场。
但在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忽视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印度,一但在中国的保驾护航下,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优势,通过这种产业分配式积蓄财富后,会不会拓展他的产业范围,最终成为阻断中国资本循环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就像后世的中国一样,在付出相当大的牺牲后,没有让美国找到围堵封锁的借口,从而在美国警察的监督下倒腾着自己的资本循环,同时不断的拓展自己的领域,从而阻断了美国把持的资本循环链条。
只有分裂的印度才是安全的!彻底的巴尔干化的印度,才能减轻未来的威胁!最强大的小国,无法撼动巨人的身躯,而那时整个亚洲都会成为中国的后院,一个完全拉美化的亚洲,印度为中国提供廉价劳动力,东南亚为中国提供经济作物、中东为中国提供石油。
“敬之,你觉得上个星期,在外交部的的聚会上,一些议员提到的那个用同样的宗主国模式解决土邦问题怎么样?……”
在思考好了一会后,司马不得不承认,或许正像上个星期,曾提过的那样,英国的统治印度的模式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有效的,如果中国获得对土邦的宗主权,那么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这些土邦都必须以独立存在的方式存在于中国的内政部宗属事物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