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212章 领袖的意志(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东方前线的士兵们,此刻,世界上从未见过的如此规模的兵力集结已经完成。与芬兰的师联合在一起,我们的同志正和纳尔维克的战胜者驻守在北方的北冰洋海岸上。德国士兵在挪威的征服者的指挥下,芬兰的自由英雄们在他们自己的元帅的指挥下,正在保卫芬兰。在东方前线驻守着你们,在罗马尼亚,在普鲁特河两岸和沿着多瑙河直到黑海的海滩,是团结在罗马尼亚国家元首安东奈斯库手下的德国和罗马尼亚的部队。

现在,这条亘古以来最大的前沿阵地开始向前推进,不是为了给永远结束这场伟大战争提供手段,或者为了保卫那些目前参战的国家,而是为了拯救我们整个欧洲的文明。

德国的士兵们!这样一来,你们就进入了一场严峻而有特殊要求的战斗——因为目前欧洲的命运、德意志帝国的未来、我们民族的存亡都落在你们的肩上。

愿上帝在这场斗争中保佑我们大家!”

4月17日晚10点,在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第3装甲军摩托化步兵旅坦克2营的前进营地,参谋正在通过车际短程无线电对讲机宣读希特勒的公告。

列兵哈特几乎一句也没听进去,这算是什么呢?

写的这么长,不累吗?反正就是让我们再去进攻苏联呗。

哈特觉得这个讲话的口吻简直就像他们的营长,一点什么小事都要讲讲原则问题,都要说得重要的不得了。

哈特是坦克车的副炮手,说白了就是装填炮弹的,还要负责擦洗车辆,更换零件,都是苦活。对于他这种既没参加过波兰战役,也没去过法国的新兵蛋子来说,能加入这支战功卓著的部队倒是件光荣的事情,反正总会当些日子苦力的,哈特明白新兵的待遇。

想到坐在坦克车里,看着这几十吨的铁家伙卷起路上的沙尘,让那些步兵们跟在后面吃土,就觉得这还是满威风的。哈特想去方便一下,自从进入前进营地以后,实际上就没有什么营地了,坦克兵睡在车后履带压出的软土上,步兵就只能找个平地躺着。部队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要上厕所只能抹黑溜到路边的树丛里。

哈特提起裤子,却突然听到树叶沙沙响,像是一个人从他身边不远的地方钻了过去。

“难道是苏军的侦察兵?”

哈特紧张了起来,等那个声音远了,哈特悄悄地跟上去,小心翼翼地不让树木发出声响。

一会,他看到了那个黑影钻出了树丛,横穿过大路向阵地的后方走去,哈特立刻跟了上去。那个人像是非常熟悉部队的情况,巧妙地绕过了战车停驻的地方。阵地正面的巡逻很严密,但是背后一面只安排了几个潜伏哨。

这个人仿佛知道暗哨的位置,精确地从两个潜伏哨之间的盲区钻了出去。哈特连忙跟着走了出去。等距离营地远了,那个人开始加快步伐,哈特想想,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立刻切了一个半径,截在那人前面,从侧面扑出来,一下把他按倒在地。可等他借着月光看清了对方的脸,哈特不禁大吃一惊。

“司务长!”

这个人正是他们营的司务长希瓦尔。那个人也吃了一惊,连忙捂住哈特的嘴。

“轻一点!”

“你这是上哪去?你向营长报告了吗?”

哈特松开手臂放开司务长。

希瓦尔的脸上显出了惊惶的神色。

“哈特,我谁也没跟他说,我是想回家去!”

“回家?”

“是的,你也听到了,元首的宣言,我们来到这里原来是为了进攻苏联。又是一场血战呀。我看的太多了,受不了了。在波兰,在法国,我多少次差点丢掉性命。本以为到这里来能躲过英国的空袭,修整上一段时间,没想到元首是叫我们来打苏联。我不愿再给谁卖命了。哈特,我有种感觉,前几次都是那么幸运,这次可能就没那种运气了。哈特,我要回家去,我的老婆孩子不能没有我。

战斗打响之后会死很多人,他们才没有时间一个个查明。我就是偷偷地跑回去也不会被发现,他们会当我阵亡了,或是被俘虏了。”

“是呀,也许是那样。可你怎么回家呢?”

“我找个村子,把手枪卖掉,然后买上件普通的衣服,战争一开始,才没人会管一个躲避战火的老百姓呢。我甚至可以装成外国人,我会说法语。只是……哈特,我求求你,咱们也算朋友了。你还不懂,等你打上几仗你就会理解我的。”

哈特看了看这个可怜的司务长,他穿着单薄的制服便衣,一脸愁苦地望着他。

“你说什么呀,司务长。你快走吧,不过小心点,绕着那些营的阵地走,祝你好运!”

哈特拉了一下司务长的手,司务长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转过身就钻进了树丛。

哈特也小心翼翼地往回走,边走边想,希瓦尔这个家伙,真是没用,才打了几年仗就被吓破胆了。哈特也不多想,只是专心的绕过岗哨。

希瓦尔继续沿着刚才的方向走出几百米,然后突然停下,仔细听了听,附近一点动静都没有。在确信哈特已经回去后,周围也没有别人,于是掉转过头,向着边境的方向走去。

希瓦尔知道,自己将做的事情将会担负什么样的风险,要在黑夜中走十来公里,还必须躲开众多的潜伏哨,德军的、还有苏联的侦察兵都有可能向他开枪。但是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以自己一个德国社工党员的身份,必须去完成这个任务。

甚至于在出发前,希瓦尔为自己准备了一份遗书,在遗书的遗言中已经记下了将要发生的一切。

“绝不能让希特勒的诡计得逞!”

潜伏在一堆灌木中的希瓦尔望着远处来回巡逻的巡逻队在下心自语着。

望着那些巡逻队,希瓦尔的额头冒出了一些汗水,越造近边界越危险,这些巡逻队大都是武装党卫军,如果被他们发现……

“汪、汪……”

军犬吠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是如此的刺耳,牵着军犬的党卫队士兵发现军犬冲着远处吠叫时,急忙抄起怀中的gew34半自动步枪,同时用左手拉过枪栓。

“哗啦!”

伴着数声上膛声,五名巡逻兵端着步枪警惕的朝着远处看去。

听着半自动步枪的上膛声时,希瓦尔的呼吸完全摒住,几乎一动不动的趴在灌木丛后的草地上,右手端着p-38瞄着前方,随着那些巡逻兵的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希瓦尔感觉握着手枪的掌心冒出了汗来。

率领巡逻的军士端着冲锋枪朝左右看了一眼,并没有什么异常,而此时军犬也安静了下来。“难道是哈罗特错觉!”

“队长,你看……是俄国人!”

这时一名的党卫军的士兵指着数十米开外河对岸的影子,是同样的一队巡逻兵,那是苏俄红军的边防巡逻部队,驻防这里几个月中,对于那些俄国人,这些党卫军士兵早已不再陌生。

“下贱的斯拉夫人!”

重新将半自动步枪放下的一名党卫军冲着那些影子吱了一口痰。

“好了!切瓦里,至少到那天之前,我们还是朋友不是吗?”

队长拍了拍下属的肩膀,收起步枪朝着那队苏俄巡逻队走了过去。

“看样子已经到达边界了!”

趴在灌木丛中的希瓦尔听到他们的话声后,心头一松,总算是到达边界了!

又过了一两分钟后,透过灌木丛的缝隙,希瓦尔看到巡逻队已经远去后,连忙站起来,猫着腰朝着河跑去。

就在希瓦尔游过百米宽的河之后,脚刚一踏上苏俄的领土,一道手电筒的灯光直射到希瓦尔的身上,与此同时响起数声哗啦啦的步枪上膛声。

“什么人!”

4月18日凌晨2时50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一位机要秘书神色慌张地走朱加什维利的卧室,他刚刚收到一份关系重大的紧急密电,要立刻交给朱加什维利。穿过宽大而漫长的走廊,在红色地毯的尽头,秘书看到了朱加什维利的贴身警卫官。

“朱加什维利同志睡了吗?我有紧急的电报,从西部特别军区发来的。”

“我看如果不是非打扰他不可,还是等一两个小时吧。他今天收到了很多紧急的文件,一直没有休息。可能情绪不太好。这阵也许刚刚睡着。”

“可是这份密电是西部军区参谋长发来的!”

“几乎每个军区的参谋长都给他发来了密电,这几天。都说是紧急的情况。”

机要秘书显然有点着急了。

“让我进去看一眼吧,如果他睡着了我就等一会。”

“有什么情况吗?”房间里突然传来朱加什维利那略带沙哑却十分响亮的声音。“科尔波诺同志有份电报交给您!”卫士连忙回答。朱加什维利说:“请他进来!”

科尔波诺急忙低头走了进去。朱加什维利并没有睡,他坐在外间屋的躺椅里,翻阅着白天送来的一堆文件。

“什么情况,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

“西部特别军区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赫急电!2时40分发来的。”

然后不等朱加什维利要求,他就开始念电文

“速交,送总参谋长

第一,4月16日在奥古斯图夫方向德国飞机侵犯我国边境:17时41分有6架飞机,17时43分有9架飞机,17时45分有10架飞机……根据边境部队的材料,这些飞机携带了炸弹。

第二,根据3集团军司令员的报告,沿奥古斯图夫、谢伊纳路旁的边境,铁丝白天还在,傍晚时被拆除。在这一地区的森林里,似乎可以听到地面发动机的轰鸣声。边防军加强了值勤……

“电报!”

朱加什维利接过电报又看了看。

“您可以回去了,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

秘书愣了一下,但还是转身出去了。

类似这样的情报,这几天已经收到不止一份了。看着电报朱加什维利开始犹豫起,这些情况到底意味着什么?诸多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难道是德国在准备进攻?”

“是不是叫铁木辛哥和朱可夫他们来讨论一下,或是把这些情报通告他们?”如果让那两个人了解到现在自己手中掌握的所有报告,他们毫无疑问会建议立刻采取积极的军事行动,甚至要求主动出击。

他想起两个星期前,朱可夫对自己提出的那个计划,他说希特勒正在进行进攻前的最后准备,与其等对方准备好扑过来,不如我们抢先偷袭他们,对方的进攻部队必然难以招架,还拿出一个十分大胆的方案。

“朱可夫的办法是不行的!”

朱加什维利想,但是不是考虑给部队下达准备命令?等一等,他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谨慎!

这是朱加什维利多年来政治舞台致胜的法宝,不论是在革命中,乌米扬诺夫同志去世后的斗争中,还是在“大清洗”时期,谨慎都使自己无数次看破了假相,最终抓住了正确的机会。

“这是希特勒为挑拨我们所采取的诡计,用边境小规模的军事活动来刺激我们的神经,一旦我们反应过激,他就可以找到借口说我们违反了条约,然后再对我们开战。”

终于,朱加什维利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是的一定是这样!

现在还不到大规模调动部队、命令部队进入前线,或者宣布战备、严厉打击希特勒的军事骚扰的时候。他将文件放在椅子上,慢慢走到里屋,决定在天亮前小睡一会儿。

4月18日傍晚时分,一辆汽车驶进了边防队的营部。几名苏军尉官迎了上来,其中一个上尉主动打开车门,不等车上的将军走下车站稳上尉就立正行了一个军礼。

“是参谋长同志吗?帕尔哈奇边防支队第3营营长萨里宁在此等待您。”

普尔卡耶夫还了一个礼,立刻问道

“俘虏在哪?他说了什么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