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贾诩前来(1 / 1)
日子过的真快,一晃都快到了公元187年,这时的我已经快14岁了,宛城在顾雍张昭两人的治理下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张任和我两人的武艺也在这些日子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宛城的这些日子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就是我的父母为了添了一个妹妹,这个妹妹长得非常可爱,父亲为她取名为张瑜,这小丫头还不满半岁,就整天缠着我,不见我就哭哭啼啼的,搞得我十分郁闷,不过日子过的还是满不错的。在这期间我也试图通过张济联系一下贾诩让他前来助我,可是传来的消息是贾诩我这舅父不知所终,早已离开了凉州。我很纳闷,也有些担心,贾诩是不是又走了老路,去投奔李榷去了。我于是又托人给张济带话,看是否贾诩被李榷纳去了。
就在我在宛郡苦等贾诩消息的时候,张昭突然来找言明文官处有一特别优秀之人,三十来岁,姓贾名诩,字文和,已经带到太守府门外,等待我的召见。
我一听大喜,连忙派人去请母亲,自己则是亲自前往门外去迎接贾诩。
一见贾诩我连忙跪下向其请安说道“舅父大人在上,请受荣儿一拜。”
贾诩见我行此大礼,连忙将我扶起说道:“荣儿啊,如今你以为太守,我乃一平民,在公共场合理应我给你请礼才是,你这样做,岂不是折煞了老夫么。”
“舅父,如果没有你指导荣儿兵法谋略,荣儿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所以舅父受此礼不为过。”
旁边的张昭见我对贾诩行如此大礼,又听到了我们俩的交谈连忙向贾诩说道:“原来贾先生是太守大人的舅父啊,太守大人足智多谋,贾先生既然能够传授太守大人谋略兵法,必定也非比寻常,全然可以直接来到这太守府当官,大可不必经过文官考试。”
“张大人所言差已,我虽乃是太守大人的师傅,但与我能否胜任官府职位是两码事,我一普通百姓,无功不受禄,没有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就无故当官,这样损失我的名誉是小,让他人以为太守大人任人唯亲这才是大事,我可不想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让太守大人我这外甥背上骂名。”
“先生真乃高风亮节之人,昭惭愧啊。”
“张先生不必自谦,近日来我在这宛城四处都观察了一番,这宛城已全没有战争的痕迹,这全是张大人和顾大人的功劳,俩位果真乃是大才之人啊,荣儿的眼光果然不错啊。”
我想起母亲还在屋内等候,便连忙向贾诩和张昭说:“二位先生,我们进去说话。”说罢,我们三人便前去里屋。
一进门,我那娘亲就眼泪蒙蒙,对着贾诩大声哭道:“兄长,前些日子见荣儿写书信给我那大伯催你前来,可哪曾想竟没有了你的消息,为妹的十分担心哥哥的安慰。”
“妹妹有所不知,我本欲在年前赶来此处援助荣儿,可不曾想到半路却被那李榷所截,李榷那人以前一直希望我为他效力出谋划策,如果没有荣儿的前来,我为了自己的生计兴许会答应,可是自从和荣儿交谈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投奔李榷的意思,然李榷这厮却不放过我,见我要走,就派人在半路上将我拦截,囚禁在军营里,后又派人说服我投靠,我一看没有办法只能委曲求全,假意投靠与他,每日里待在军营里为他出谋划策,争权夺利,渐渐地取得了他的信任,我也是在他一次前去便见董卓之时,假借其命令出城办事,在城外找了一隐蔽之地藏了起来,待李榷归来之后派追兵追我,我就一路躲躲藏藏的,也是幸亏我机灵。不然也不可能到达这宛城。”
“那兄长此行就不要走了,就留下来帮助我的荣儿吧,反正这南乡正好也缺人,兄长也有大才。”
“母亲,舅父如今已经是宛城的官员了,他一定会留在宛城的。”
我母亲听罢,转悲为喜,高兴的笑了起来,然后就离开去看我的妹妹去了,过了一会我那在外面经商的父亲回来了,看到了贾诩,两人连忙一阵长谈,我也张昭见插不上话,就知趣的离开了。
吩咐张昭前去派人停止文武官员的招纳,专心和顾雍处理内政,又派人把关张和甘宁三人找来,让他们三人开始抓紧操练士兵。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