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方默的试探(2 / 2)

加入书签

一方面是因为那什么基金。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好莱坞的排外是公认的。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国内闯荡好莱坞的明星比较少,国产票房又十分让人眼馋,李阳中还真的够呛能够保持每两年一部好莱坞的作品。

毕竟当年他的一部《狼犬丹尼》,差点没把欧罗巴影业一波送走。

那可是吕克·贝松亲手给他量身定制的电影。

结果还是惨遭滑铁卢。

也从那之后,他在好莱坞就基本上没有主演的戏份了。

能够出演的基本上都是配角。

不过也不能怪他,谁让好莱坞对于国人的刻板印象实在是太过夸张了一些。

以至于这部片子最终呈现的效果并不算多么出众。

再加上剧情有些过于拖沓,明明应该是重心的动作戏,却偏偏只是占据了一些边角料,导致整部片子观赏性实在不足。

偏偏哪怕知道这部片子有问题,李阳中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拍摄。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好莱坞过于严苛的制片制度。

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通病了。

工业化流程的体系就注定了在一个简单明确的商业化电影时,这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帮助。

但是一旦剧情开始变得扑朔迷离,剧本不够清晰明了,那么结果就注定是一场灾难。

《英雄》如此,《长城》也是如此。

所以在好莱坞,想要真正掌控整部电影,就必须成为制作人。

因为他们是制作人制度。

制作人掌控剧组的一切。

而国内,却是导演掌控一切。

所以好莱坞更适合拍爆米花类型的商业电影。

而国内其实更偏向于剧情片。

两者其实并没有孰优孰劣的地方。

好坏与否,还是要看制片人和导演的实力到底如何。

导演的实力强,制作人的实力弱,那么就更适合国内电影。

导演的实力弱,制作人的实力强,那么就适合在好莱坞。

当然,也不是说好莱坞就没有实力强大的导演了。

只是相对来说,导演和制作人一般是有一方弱势,才能制作出一部优秀的作品。

否则只能是一场灾难。

有些事情,总会留下痕迹。

而国内导演去拍摄中美合作电影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但这种情况也并不绝对。

原因就是因为制作人和导演有一方是软的。

然而一旦双方都很“硬”,那这部电影就彻底完了。

好莱坞的工业化电影制作流程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

甚至方默当初因为好奇,还看过《流浪地球》的工业电影的制作流程。

其中遇到过的许多事情,都是十分有意思的。

而且和好莱坞的那些大制作商业化电影进行映照,就能看得出来,此前国内那些糟糕的中美合资,真的就是灾难。

这个灾难不仅仅只对于导演,更加关键是针对好莱坞的工业化制作流程。

为什么?

工业化电影制作流程。

并不是灵丹妙药。

手工业工业化是工业化。

全自动工业化也是工业化。

后者明显是那些好莱坞大片的待遇。

可到了中美合资的作品时,却变成了前者。

这到底有多灾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