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太湖乱(1 / 2)

加入书签

和李丛益谈完正事,钱海璐便欲回杭州。

不过闻芳菲的母亲石氏却表示,已经去信请秀州石家商铺的当家人石泰初来湖州,希望能和江国公见一面。李丛益便答应了。然后钱海璐灵机一动,不如让石泰初就在秀州等着,我们去秀州。

钱海璐的想法,一是想让李丛益多陪自己几天,二是坐船从太湖走一遭,也有个亲身体验,以后真有用上的时候,也更有底一些。

李丛益自然不会反对。

钱海璐是和闻芳菲的母亲石氏一块儿来的湖州,钱惟濬猜测钱海璐是去湖州,也就没有费心派侍卫。这次和李丛益一块走,石氏便也只得跟着。

李丛益的护卫就有三十人,三位女士又各需要个舱室,闻家便雇了条八百石的大船,载着众人并一些湖州物产,先走霄溪入太湖,经苏州吴江县进运河,再沿运河南下到秀州(今嘉兴)。之后,李丛益回宣城,钱海璐和闻芳菲继续南下回杭州。

进了太湖,李丛益却觉得这太湖未免冷清了一些。

石氏带有护卫,李丛益便让谷大壮支使人去问问。谷大壮的骑兵营一时半会儿补充不到位,这次便吵嚷着要跟着江国公出来,李丛益便就带上他了。

石氏的护卫不敢和达官贵人讲真话,但这些侍卫去问,便有人倒豆子似的说了个明明白白。原来吴越的苛捐杂税不亚于南唐。而吴越又有一项独有的税收。钱俶爱吃鱼,便使各地每日供奉新鲜活鱼。到得太湖诸县,便是渔户每户每日都得供奉一条新鲜活鱼,且每条均须达到一定重量,官府称之为鱼课。除了这鱼课,渔民每户还需按人头数量、船只大小缴纳各项税费,这税率按说比不上种田的,但打渔这事,不但要看运气,还要看天气,也需要修船补网,哪架得住每日索取鱼课!而皇帝每日要一条,到了州里就是两条,到了县便是四条,到了太湖水师这里,拿走几条就看人家心情了。

太湖诸渔户深受鱼课折磨,渔户数量税减。目前也就苏州境内多岛,尚有不少渔村,无奈只能坚持。湖州境内,这渔户已是极少。这湖面自然就显得清净了。

海天交接处出现几个小岛,随即两个大岛出浮出水面,便意味着船只已进入苏州境内。

看李丛益、钱海露和闻芳菲站在甲板上看风景,石氏便也出舱,给李丛益和钱海露介绍:“这两个大岛,便是太湖中的东岛和西岛,西岛上有山,便叫洞庭山。这两岛虽大,但都是石头,岛上便只有渔民。”

“这太湖上,就属西岛周边岛屿最多。所谓太湖三十六岛、七十二寨,便大体都在西东二岛方圆。”

“真有三十六岛、七十二寨吗?”钱海露觉得这数字,就跟在讲武侠书似的。

“当然不止。便是现在太湖渔业残破,这渔寨不说几百家,一二百家总是有的。不过若是一家家去数有名的大岛、大寨,凑个三十六岛、七十二寨也非难事。”

船只绕过东岛,便从往东行,转为向东北而行。一路上,果然所见渔船不多,竟和货船数量相仿,中间也见到一艘吴越的太湖水师巡逻舰,大概是老远看清了这艘船上的条幅,便远远地换了个方向走了。

天未黑,便进入了吴淞江。吴淞江上船只多了不少,不过似乎是些渔船,杂乱的停在江边。

有个闻家的护卫,在船舱边上说了句话:“今天怎么回事,这么多渔户跑吴淞江上来干什么。”

李丛益本来也觉得奇怪这些渔船杂七杂八的停吴淞江做甚么,听到这护卫这么说,急忙拦住他:“往常渔户来吴淞江么?”

那护卫也觉得有异,便答道:“有渔户会到运河或吴江县去贩鱼,但这么怕不下二三十条船停吴淞江边,我未曾见过。”

当下找到船主,要求在前边的一个茶肆那里停一下。那里亦停了二艘渔船,看到挂着“湖州府物资采买”条幅的大船靠过来,便急忙挪出位置。码头较小,大船不能靠边,便搭出一块船板靠岸。

闻芳菲也想上岸,倒是钱海露主动劝住了。

李丛益带着刚才答话的闻家那个护卫,和谷大壮等几个护卫上得岸来,便到那茶肆喝茶。茶肆里已坐了五六人,泰半光着脚板,一看就是渔户,几人均拿着包裹,看那形状,不是刀枪便是弓箭。谷大壮欲说话,李丛益便使眼色拦住。李丛益进得茶肆,那几人只是不住拿眼光扫过来,却都闷着不出声。茶肆里只是普通茶末,也提供些馒头,便吃喝了一会,李丛益就说歇息好了,赶紧回船。上得船来,李丛益回头望去,茶肆中有数人正看过来,眼中掩饰不住的凶光。

“还有多久到运河?”李丛益急忙问船主。

“大概半个时辰,若是风向好,还能再快点儿。”

“恐怕来不及。”李丛益看看天色,不由地道。

船舱中,谷大壮已经纠集侍卫,并着一个班穿戴盔甲,以防不测。而闻家的十余护卫也被惊动,也是惊慌地准备应战。紧张的气氛立时充满了船舱。

石氏便急急地过来,惶急地问道:“大人,却有何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