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因果线(1 / 2)

加入书签

就在惊疑不定之际,游离尝试着加强神识锁链的束缚强度,奈何里面的那缕神识雾团却如水入油锅一般,瞬间爆裂。

游离一个不防,神识所化的锁链险些就被那股急剧膨胀的雾团撑断。

不过,他一直牵记着游大山的精神状态,深知以其识海作为“战场”,再小的意外都可能对游大山的神魂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十分小心谨慎。

而这份谨慎就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他自己和游大山——他一刻不放松地维持着神识锁链的强度,这才在里面的神识突然爆发时,勉强维持住了锁链的状态,没有被那股极其诡异的变数在第一时间内撑爆,为自己争取到了五分之一息的喘息时间。

就在他想不计后果、全力维持锁链强度时,神识感应突然出现了短暂的迷茫,下一瞬,就听到了师兄刘在的声音在心中响起:

“做得不错,接下来交给师兄。”

游离心中大定,喜道:“师兄,那缕充满敌意的神识所寄生的原主,正是我兄长游大……”

话音未落,他却眼前一花,等到眼神再次聚焦时,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身处一个暖和的房间内。

他下意识地四处张望了一番,屋中陈设十分简单,只有一张床铺,一套桌椅,一个放着盥洗器具的木架,以及一盆炭火通红的暖炉。

此刻的他,正坐在桌边,仿佛刚睡醒一般,回顾起先前的一切,有种恍然若梦的虚幻感。

习惯性地释放出神识,笼罩着整间屋子,再往屋外蔓延时,游离才发现,墙壁上有一道无形的禁制,不仅隔绝了屋内屋外,就连神识也无法穿透。

眼见横竖无法突破禁制,游离索性放弃尝试,再度查探了一番屋子内的情形。

不过,这一次有了新的发现。

就在他坐的这个位子上,残留着一股异样的气息。

这种异样的感觉,源自这股气息对于他来说,竟是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之处就在于,这是一股他以前从没遇到过的气息。须知,游离的直感十分出色,这主要得益于他从小在森林里狩猎的习惯,对于人和动物气息的感知十分敏锐。任何人事物,只要被他近距离接触过,便会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长久不散。

在意识到自己拥有了这一能力后,游离曾不止一次吐槽自己,若是前世能具备这种天赋,早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何至于当个娘嫌爹恶的学渣……

至于那股气息所带来的熟悉之感,他却一时找不到根源,只是凭直觉地认为,这股气息是友非敌。至于到底是谁,却完全摸不着头脑。

有了些许眉目后,游离这才心有所感,发现自己身上的这件鹙氅上所绣的仙鹤图案,大有古怪。

以手抚摸片刻,再以玄真门符咒术特有的方式,缓缓注入一缕神识和一道真炁,那原本不无脏污之感的仙鹤,突然发出一道耀眼的金色光芒。

其后,仙鹤的短喙、眼睛、脖颈、翅膀、长腿等各处立被“肢解”,并重新打散、组合,形成了一幅全新的图案。

顿时,一股古朴浑厚的道意扑面而来。游离面露惊异之色,这才意识到,那幅图案不是别的,竟是一道替身符的符图!

而那一股股金光熠熠的恢弘气势,更是明晃晃地昭示着,这是一道达到五品层次的替身符。

替身符涉及空间奥义,虽然因为使用时的前置条件颇多,比如需要预先准备好一个“替身”,并且一次使用至少需要两张,消耗很大,等等,因此在同类型的符箓之中不算特别出彩。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涉及空间奥义的符箓,只要使用得到,保命或出奇制敌的效果奇佳。然而,这类符箓的绘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失败率奇高无比,所以其价值远比同一品级的绝大多数符箓珍贵得多。

而要绘制出五品层次的替身符,符咒师本身的符道修为至少要达到四品层次,并且本身对于空间一道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行。

综上所述,游离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自家师兄的实力:四十四岁,金丹初期修为,至少四品层次的符师,神识修为至少也达到了第二境守一境……凡此种种,无一不显示着其人的强横。

想到这里,游离顿时就安心了不少。有师兄如此,接下来的战斗,还有啥需要他一个小小筑基初期担心的?

“就是不知道师兄他有没有听清楚我的嘱咐,希望他能保护好大山哥啊。”他自言自语地说道,随即觉得自己有些关心则乱了,像这类常识性的问题,想来自家师兄不只是会注意到而已,甚至早就有对策了也说不定。

“希望人没事。”他咕哝了一句,趺坐入定,冥想恢复起来。

——————————

刘在通过替身符转移走游离后,稳稳地在游离原先的位置站定。

对面游大山的魂魄识海之中,原本用于困索那缕黑色雾团的神识锁链,此时却被一个金光熠熠的符文牢笼代替。

笼内的那团黑雾已经膨胀了一倍有余,此时正像一颗心脏一般,一张一缩地跳动着。

“嘿嘿,刘兄,你对刚刚那小道士很紧张啊?莫不是你与哪个乡野村姑生的小野种?”

刘在双手负后,神色自若道:“刘某这辈子很少佩服人。但在认爹一事上,却是真心诚意地佩服桓獏兄的天赋神通啊。”

刘在口中的那个叫作桓獏的大桓修士,乃是萨乌教的高层修士之一。此人所修习的功法颇为邪异,常需分出些许神识意念,寄生在其他人或动物身上,通过蚕食宿主的魂魄,来壮大自身。

是以,刘在才有了上述一番反唇相讥,意在讽刺此人的寄生行为为“认爹”之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