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对话(1 / 2)

加入书签

神京城西胡同,赵府。

堂门打开,内阁次辅柴栄走了出来,和送到门前的赵群告辞一声,扬长而去,很快就出了赵府,上了早在外面等候自己的马车。

柴栄坐在马车上,挑着眉,回想刚才在赵府和赵群赵首辅的对话,毫无疑问,赵群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要自己在这件事上对他高抬一手,最好能够拉他一把,事成之后他自然会有所表示。

不过赵群实在是想多了,自己怎么会答应。

搬倒了首辅,自己这个次辅,可就有机会上去了,虽说机会过于渺茫。

“拒绝了赵群赵首辅,”柴栄的眸光变得幽深非常,不见其底。

这家伙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自家在海里的生意可又得多了变数,得小心谨慎。

“不过,”柴栄抬起头,看向紫禁城的九华宫。

柴栄能够很有底气地拒绝赵群,除了自身已经是次辅外,最大的依仗就是九华宫的太上皇了。

太上皇虽然已经退位,可无数年的经营,却是改不掉的,哪怕是现在龙椅上面坐着的那位有意无意的拔除着太上皇的钉子,可在朝堂上,关于江山的大事,是绝无可能绕过太上皇的。

至于什么是关于江山的大事,还不是由太上皇说了算。

再说了,现在海上并没有闹出什么大事,没什么去动手的借口。

而朝廷真要在海上大展身手的话,要动用的人手数量不但要多层次也得极高,太上皇不会不知道,到时候只要太上皇说点什么,做点什么,都可以让这位赵首辅在海上的动作不会天衣无缝。

至于太上皇会不会说,会不会做,柴栄。面上带笑,自家在海里的生意,可没少给太上皇孝敬。

不然他们也不敢胆大包天的,让一些海船翻船,虽说在以往也没少让海船翻船,可到底不是自己当了次辅之后那么多。

“一群不想给朝廷缴纳赋税的,”柴栄看着马车继续向前,便是有着和水师之间的默契,又能如何,还真敢反了天不成。

“他敢?真是反了!”忠顺亲王陪同着隆安帝,听着来自西南沿海的消息,忍不住来了这么一句。

反倒是隆安帝挑了挑眉,颇有意外,道:“这么多人,还拿不下一只小小的船队。”

“确实。”下面的吴宝象应着,他明白隆安帝的意思,训练有素的水军,即便是在海上没怎么经历过打斗,可确实是真正的过江强龙,早就应该把一只小小的船队打的抱头鼠窜,而不是现在只落入下风,苦苦支撑着。

甚至,如果不是顾及到朝廷的反应,这苦苦支撑着的水军,

这位内阁里隐隐和赵群分庭抗争的大人,眸光中浮现出一抹明黄,道:“不知为何,这群人总能洞彻先机,让水师总是拿不下。”

“洞彻先机,”隆安帝有着自己的判断,目光扫向九华宫。

又再次将目光投向吴宝象身上,海贸一事,能够引进各地的资源,能够见识各国的特产,能够解决现在整个国朝的铜匮银乏。

只是现在看来,想的很好,却总是有着那么一群人,横空出世,打乱自家的布局。

也不知为何,能够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扎下了根基。

总是在自己要动某些东西的时候,扎下根基。

隆安帝垂下眼睑,掩去了狠厉的目光。

同样在御书房开会的顾柏笙,眸子有光,站在窗户旁,透过镂空花窗,看着外面云彩重叠。

看上去并没有太过聚精会神,有一种懒懒散散像是晒过太阳后的放松,原因并不复杂,上皇和圣上之间的争斗,罕见的平静下来,不但以往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都开始停手,就连开始井喷的新兴物件都开始销声匿迹,似乎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

现在看来,啧啧,都到海上了。

紫禁城诸多宫殿中,一个宽敞明亮的宫殿里,窗浸秋水,门映新波,细细碎碎的残阳,洒在了宫殿中。

殿中有一少年人端坐,垂髫玉面,温润儒雅,手中握着一卷书册,似乎看得津津有味。

在他的身后,两个小太监拿着扇子,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

正在此时,只听外面传来脚步声,要知道这里可是紫禁城里,虽说只是前殿,但也是无旨不得入内。

被打扰的垂髫少年,自然看向门外,只见一位威严的中年人,正踱步而来,头戴着珠玉宝冠,身披朱紫,腰系银鱼,鹰鼻阔目,长眉如刀,威风凛凛,脚步沉稳。

垂髫少年看到来人,马上自座位起身,然后整理了下衣冠,领着身后人迎上前去,端端正正行了一礼,道:“见过叔父。”

垂髫少年的礼节挑不出半点瑕疵,面上也露出恭敬之色,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他需要支持,尤其是来自于宗室的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