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完颜银铃的悲伤(2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又是继续的试射发炮,足足试射了十次,打出去了十发炮弹,将特意订制的炮弹全部差不多都打完了才作罢。

炮弹轰炸的效果,令张军非常的满意,虽然肯定不能和八百年后的一战二战时期的火炮相比,但在这个时代,能有这个样子,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都是需要时间慢慢积蓄的,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需要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

再检测炮管的时候,发现炮管上已经有了裂痕,如果继续不间断的发射炮弹,炮管恐怕是难以承受得了几发炮弹的发射了。

尽管如此,张军也没有觉得有多失望,炮管不够坚固,继续改进就好了。

第一次试验,能够连续打出去十发炮弹都没有炸膛,已经是非常的不错了。

若是加上刚才的三发炮弹,则是连续十三发炮弹了,现在还只是出现了一点细微的裂痕,这说明炮管的质量,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张军再次上前,仔细的打量着炮管,发现炮管已经是非常的厚实了,再加粗加厚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会更加的笨重,而且成本也会更高。

受制了这个时代的生产力,铜乃是十分贵重的金属,都能直接铸币当钱使用了,能不精贵吗?

大宋的铜产量有限,连铸铜钱都不够用。

而一根炮管需要多少铜来打造?所耗费的铜折合的价值,绝对是非常惊人的。

现在只是研制的阶段,用多少铜都能接受,可是以后呢?以后肯定是要批量生产这些炮管的,铜消耗的太历害,可是吃不消的。

幸好大华帝国开国之后,一直在推行使用纸币,民间大量的铜钱,都流入了大华银行中,只许进,不再流出,积蓄了大量的铜钱,而这些铜钱都是可以直接熔化成铜锭,铸造成炮管用的。

“施大师,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炮管有裂痕的问题?”张军对一旁的施老问道。

“回陛下,炮管有裂痕,应该是炮管不够坚固,臣打算在加厚一倍试试看。”施老回答道。

“朕到是有个建议和想法,炮管出现了裂痕,继续加厚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但如果在炮管外面加几道箍,可以是铁箍,也可以是钢箍,箍要做的厚实一点,坚固一些,如此一来,炮管应该会更坚固,或许就可以不开裂了,应该也能避免炸膛。”张军建议道。

“陛下提出的办法的确是不错,臣觉得可以一试,比臣想到的直接加厚的办法,要高明了许多啊!”施老敬佩的说道。

虽然这话有点奉承皇帝的意思,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陛下的办法,也许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张军根据自己的记忆,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又问了一些火绳枪的研究进展。

在张军看来,火绳枪的制造原理,和红夷大炮应该都是差不多的,造火绳枪应该要比造红夷大炮,更加的简单和容易才对。

可事实是恰好相反,火炮虽然大,但只要多费些功夫,总能想到办法做出来。

而火绳枪的工艺,反而需要更加的精细,没有高超的手艺,你连枪管都做不出来,还怎么做出火绳枪来。

难倒大家的,恰恰就是这根枪管,想尽了一切办法,都达不到要求。

“不是可以用钻床加工出来吗?”张军很奇怪的问道。

“钻床加工?陛下说的莫不是木匠使用的加工木头的工具吧?”施老有点疑惑的说道。

“原理都差不多吧!既然可以钻木头,钻金属也是可以呀!”张军点头说道。

“陛下!木头比较松软,用钻床钻孔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金属很硬,根本钻不动呀,也没有那么硬的钻头啊!”施老很郁闷的说道。

事实上他也想过这个办法,可是事实上是根本不行。

“那就做模具,直接浇铸,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个时代可没有锋利的合金刀头,想用原始的手工钻床,给枪管钻孔,的确是有点不太现实。

不管是有用没用的办法,张军还是提出了不少的建议,至于能不能成功,他也不知道。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也急不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在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那便只能暂时搁置,暂缓研究火绳枪了,反正张军本来也没有想过,几年时间便能研究出来。

现在已经把红夷大炮研究出来了,对于张军来说,已经是赚了,而且还是赚大了。

第二天的大华周刊上,刊登了大华科学院成功的研究出了,一种威力无比的火炮的新闻,受对了无数人的关注。

前段时间发生的,火器工坊监工被敌国细作策反失踪的事情,也上了大华周刊的新闻,闹得大家都有怨言,痛恨那名叛国的监工,同时也担心敌国掌握了火器的技术之后,会入侵中原,到时候又要面临异族的侵犯,百姓生灵涂炭,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现在看到大华科学院,又研制出了,比手榴弹的威力更加强大的火器,大家都是十分的兴奋,同时心里的担心总算是落了地。

大华皇宫的后宫内,两位新入宫的妃子,在自己的寝宫内,也看到了大华周刊上所刊登的消息。

完颜银玲看到了这则新闻之后,心情十分的低落,她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为的就是给她的父皇,争取足够的时间,好让父皇花费了心血,从大华国都开封,策反的火器专家,为金国制造出和大华帝国一样威力的火器。

可是现在父皇还没有得到和大华一样的火器,可大华已经又研制出了一种,威力更大,杀伤力更强的火器,这可怎么办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