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你别忘记你也是炎黄子孙!(1 / 2)

加入书签

“所以他其实是在抱怨,并不是真的要诋毁书生,如果书生真没用,他为何不欣然接受现实,反而在这里感叹呢?那只说明,他心有不甘,觉得饱读诗书这么多年,却无一用处,觉得读这些书还有什么用呢?他真实想说的是他怀才不遇的尴尬,而不是说读书无用,其实这是他的一种自嘲,结合整首诗就可以看出来,他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只不过是他对自己遭遇表现出来的不满,是对自己的一种讽刺罢了!而不是单纯的像我们现在理解的什么读书无用论,你现在明白了吗?”

刘一眼说完,悠悠叹了口气。

自古以来,社会要进步,文明要发扬,靠的还是书生!

其实一直以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明事理,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人懂得更多,开拓视野,了解世界。

华夏的儒家对于士大夫,也就是所谓读书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是修身,修养身心,所谓平心性,是为了让人更加的平和!

真正读书多了,是懂得!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对待许多事情,是平和的,自然而然地就会去考虑一个现象背后的为什么,而非凭什么。

这读书无用论也不知道是谁断章取义的,真的是害人不浅!

杨昊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刘一眼严肃道:“你要记住,再好的东西都会有人泼脏水,金子里面也会有杂质,比如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原作者的原意并非如此,甚至是刚好相反,但流传下来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意思,尴尬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还经常把它拿来打击书生,所以你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能人云亦云,这也是多读书的好处!”

“知道了,师傅!”

杨昊小声回道。

刘一眼见杨昊知错,也不多说,转头向陈松请教道:“刚才小友说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是属于透劲,那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毛笔性软,腕力不足,按下之笔,锋不易起,墨色渗化,显得黑墨一团,软弱无力,再者宣纸单薄,笔湿力猛,也易于将宣纸弄破,故此笔力不是使用锄头锤子物理的硬力,如果用笔一味霸悍,不是真正懂得了笔力,所写出的点划定是径直少曲,抛骨露筋,硬而燥,湿而软,不论粗细,一览无余,没有任何的力度可言!”

陈松回想了下,继续说道:“但凡写得好的书法,其筋骨血肉都具备的点划,必然是含蓄饱满,柔中寓刚,骨挺肉丰,焦润相生,粗能遒劲,细则挺拔,渴笔不空,湿笔笔迹所至,气满神足,不言有力而笔力自然显示出来。”

刘一眼和杨昊认同的点点头。

对于寻常人来说,刚拿上毛笔连手都保持不了固定,根本就控制不了笔墨的走向了,这力度都把握不好,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就歪歪扭扭的!

刘一眼问道:“这样说来,只要毛笔字写得好的人,他对力的控制是不是都异于常人?”

“是的,写出来的毛笔字的好与坏就在于对力的控制,也就是笔力的问题!”

陈松点头说道:“这笔力是发于身心应于手腕而生,是一种巧力,需要朝夕追求,艰苦研讨,不断实践,去摸索用笔规律,对用笔辩证的深刻和理解才能合乎正确执笔。也就是说需要正确的执笔,合理的运腕,臂于空悬,经过持久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笔墨技巧,达到心手相应,行笔有法,其力蕴藉于内,笔锋着纸贯注于外得来的,所以书法大成者,无一例外,都是达到了透劲!”

刘一眼心中了然,道:“听小友这一说,我总算明白为什么现在书画家的作品比古代的要差那么多了!”

这毛笔上的笔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

哪怕是临摹著名大家的作品,也不外乎是学习笔意和运力技巧而已,最终的笔力还是得靠自己不断去揣摩和练习,不然徒有其形而无其神!

也难怪书法写得好的人,到了七八十岁,还比常人的手要稳,也更有力!

陈松看着杨昊告诫道:“所以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人,尤其是读书人,武者里面最恐怖的就是书生!”

“书生真有那么厉害?”

杨昊有些意外。

原以为武者每天都在锻炼力量和速度,怎么也会比书生强,而且书生自古以来就给人文弱的感觉,哪怕手上力度超群,可给人感觉始终不如全身都在训练的武者。

“他们可比我们想象中厉害多了!”

陈松想起小时候在自己心里留下阴影的那个儒生打扮的人,身体情不自禁的有些发寒,嘿嘿笑道:“只要是才华横溢的书生,一旦接触到修炼,基本都是文武全才,没有一个不是武者里面的顶尖高手!”

“那么恐怖?!”

杨昊惊呼出声。

连刘一眼听到后,心中都震惊不已!

“读书能增加人的知识和认知,自然对待事物的大局观就大,看待问题也就比较全面,一直用脑自然思维保持清晰,学东西也就更快,更容易解决遇到的困难!”

陈松看了眼杨昊,说道:“历史上多少文人弃文就武,弃笔投戎的,要是没点武艺谁敢去战场,这从底层的小兵做起,在乱战之中又有谁能保护他!”

刘一眼感慨地说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说的估计就是像班超和辛弃疾这类英雄人物了!”

杨昊好奇地问道:“班超和辛弃疾很厉害吗?”

刘一眼顿时火冒三丈,直接喝道:“让你好好多读书,现在你居然连这两个华夏国历史上那么著名的人物你都不知道!”

“师傅……这里不是华夏国啊,我哪里知道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