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阳奉阴违赵小子(2 / 2)
航行的路线是先沿着渭水,顺水而下一路到南海之后,再张开风帆沿着海岸线,顺风而上。
顺水而下时,担心船速过快,便张开了一张帆,来减缓一下船速,结果就遇到了那雷阵雨。
时值夏季,不少地方开始连日的阴雨天气,渭水上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后面几日,他们都没法子跑到甲板上放风了。
而这宝船,居然也不停靠整顿,就这么迎着风雨一路航行,船上的一众滕国人也是理所当然的模样,另余望啧啧称奇。
而赵微,纯粹是这种事见得多了,并不觉得这有何厉害之处。
余望却是知道,现在的汉国,根本没有出海远航的能力,顶多是在风浪不大的内陆湖泊或者河流上,会有些渔民,或者河帮的船只。
在香山县做县令时,也只是海边见晒私盐者多,出海捕鱼者少,怕是上山落草都比出海风险低。
众人便是这么在船上待了有十数日,便到了停靠的目的地。
不得不说这目的地之景色,雄奇,且绝美,山光海色说得便是此处。
赵微在后世之时,只在青岛崂山旅游时见过这等美景,朝禽嗣同一打听,居然此处正好叫做崂山时,把赵微惊得合不拢嘴!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虽然遇到过不少地方名字相同,可是总觉得和后世差得实在太远。而这崂山……
这绝美的山海相连互为映衬的景色和记忆中一模一样,循着记忆去找相似之处,却又都是似是而非,总给人一种巧合的感觉。
这是地球吗?
赵微有点想不明白,所有日升月落的规则和后世一模一样,那气候也是相同,偏偏国家和地形非自己所熟知。
赵微曾刻意从赵云那将《春秋》给借了过来,还有那本《秦史》。
《春秋》所记载的历史,和赵微所了解的历史几乎一模一样,唯独没有长城一说。毕竟连绵不绝的苍山本就是天然屏障。
而《秦史》就有意思得多了。
有秦始皇一统六国,却没有长城,有焚书坑儒,却也有诸子百家争相出逃的记载,有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西楚霸王项羽的吴中起义,却没有巨鹿之战的惨败,更没有名叫刘邦之人。
最终还是汉朝开国皇帝赵将闾设下一计十面埋伏,硬生生将项羽围死,才创立了大汉国。
可赵将闾是谁?从未听闻过啊。在巨鹿之战之前,连生平都没有,突然间就冒出来的一般。
到是秦始皇有一个儿子叫做将闾,赵微还是在赵高那页看见的,“鸩杀公子将闾,公子高等皇子七人。”
历史的汉国皇帝姓刘,何曾姓过赵?
此时的赵微脑子是一团浆糊,神游物外,可是那余望并没有,头一次见到这种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景象,自然是诗兴大发,当即就吟了一首。
“黄山尽美恐非真,”
“山川各异似才人。”
“崂山逊君云入海,”
“君无崂山海上云。”
本来码头上的那些滕国人,在看到赵微等人的时候,还是一脸鄙夷的神情,可是当这首诗吟出之后,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