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启蒙(2 / 2)
剩下的“射”、“御”、“书”、“数”中,李纲所教的,便是那“书”与“数”了。
毕竟教出来的是谦谦君子,举止斯文的读书人,既然李纲的“书”科与“数”科都停了,那赵云应当教的“射”科和“御”科便也停了。
他们三人在家中休息了三日,这几日里,便是赵晴和赵海在赵微的东院子问这问那。
汉国这个时候其实并没有任何好的蒙学读物,唯有一本百家姓,说出来虽然朗朗上口,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文字意义。赵晴和赵海毕竟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因此对于蒙学,赵云并没有特意的放在心上。
当然即便不怎么放心上,也曾请过几个蒙学先生,但是这只能当个启蒙先生的穷酸秀才,见武人世家都要学文,反而将自己高看了一眼,更是瞧不起这些武人。在教学时,耐心比对那些寻常百姓还要差些。
赵晴赵海学了几日完全摸不到门道后,这几个先生便拱手告辞,让赵云另请高明了。
一连几次都是如此,即便请个举人来,也是一样的结果。
最终只好吩咐赵全给他们启蒙,赵全则是让他们背上一背百家姓,让他们学着拿笔开始学写字。至于写得如何,随缘吧。
所以来到这崇文殿后,他们是基础最差劲的两个人,开课第一天,李纲就拿戒尺敲了敲他们的桌案,说道:“书本拿反了。”引得周围小孩哄堂大笑。
但,其实这种现象存在的比较普遍,往往只有些书香门第可以规避。
赵晴和赵海发现自己和其他同窗差距很大后,经常会被笑话,又不敢去问先生,能够问的自然就只剩下赵微了,然后赵微才一点点的从如何写字开始教给他们。
而赵微在教他们时,发现他们基本等同于白纸一张,便打算把那偏旁和部首分别是什么,先行讲给他们听。就在他那桌案上,拿了只毛笔跟他们比比划划。
“比如说这个‘晴’字,左半边是个‘日’,右半边是个‘青’,那么这个‘日’就是‘晴’这个字的偏旁,叫做日字旁。而‘日’本身也是一个字,那写‘日’时,第一笔是先写‘丨’,后写‘乛’,这个第一笔‘丨’,便叫做部首。”
赵晴却问到:“为什么‘晴’字有偏旁,‘日’字没有呢?”
这个时候赵微头有些大,想起曾经听过的一些言论:“你能教大学生,不代表你能教小学生。”原本的不以为然,现在变成了感同身受。
只好继续解释:“原本的字都是没有偏旁的,但是我们在使用时,又觉得没有这样的字会很麻烦,所以就造了一些这样的字。”
“比如‘日’这个字,就是原本的字,所以没有偏旁,但是你的‘晴’字,却是在日的基础上变化来的,比如‘晴’就是如日当空之意,如日当空不就是晴天的意思吗。”
“而这些拼凑在一起的字,一般便会取左边或者上边作为偏旁,你们以后遇到这样的字,把他们拆成两个字来认,通常就能明白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了。”
赵海在一旁却问:“那我的‘海’字是什么旁?我没见过‘氵’这个字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