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初见特使(2 / 2)
黄昏渐渐褪去,夜幕降临,炙热的一天迎来了不可多得清凉的时候,县衙里头的烛火也一根一根地被点亮。
“咚咚咚咚!”楚墨的房间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正坐在案边处理文书的楚墨抬起头,对着门外喊道:“不用敲门,门没锁。”
大门一开,从外面探进来一张张仁杰的脑袋,对着楚墨嘿嘿笑了一声。
楚墨见状,合上了手中的文书,起身便迎了过去,笑道:“张大人用完膳了?我这县衙比较简陋,招待不周,张大人多担待。”
“不碍事不碍事。”张仁杰笑着走进楚墨的房间内,像个庄稼汉一般将双手一袖,迈着步抬眼四处打量了起来,边道,“诶?欧……欧阳县令啊,我刚刚从那里出来,怎么听见县衙外头这般热闹啊?”
楚墨对张仁杰笑道:“回大人,今日不正是六月初六嘛,六月六,龙抬头,外面的人都在过节呢,过几天,这杭州的梅雨季节就快到了,一下雨,街上可就没这么热闹了。”
张仁杰听罢,一拍脑袋,笑道:“嗨,你瞧我这记性,在州府里头待久了,都忘了这一茬。怎么,要不要出去散散步?正好陪我消化消化。”
说着,便大大方方地要伸手去拽楚墨的胳膊,楚墨道:“诶,张大人,要不,我们还是先商议一下……”
“商议啥啊。”张仁杰大大咧咧地打断了楚墨的话头,将手一扬,道,“你别着急啊,我又不是就来一两天,再说了,胡润不是也在这儿么?州里安排的事情他有数。”
说着,他转过身就要往外走。
“可,特使大人……”楚墨从怀中掏出了在门口看的纸,对张仁杰道,“特使大人,这是您给我的州府紧急文书,这个……”
张仁杰回过头,草草瞥了一眼楚墨手中摊开的纸,轻描淡写地道:“哎,这个咱们边走边说,正好熟悉熟悉这儿。”
楚墨听罢,笑道:“那下属便恭敬不如从命了,特使大人的房间已经安顿好了,回来以后尽早休息吧。”
“诶,不用麻烦。”张仁杰道,“还有啊,直接叫我仁杰就行,咱俩都是正九品,哪有啥下属不下属的。”
楚墨笑了笑,不置可否,跟着张仁杰走出了房间。
县衙外。
六月初六,龙王抬头。每年的这个时候,便是南方梅雨季节到来的前夕。南方的庄稼人一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里一年的收成也靠这场持续几天的闷热的雨。下了雨,江河湖海中的鱼虾也随着涨潮跃到了水面上,常年混迹于水上的渔夫一撒网,便能捞上沉得拖不动的水产。但美中不足的是连续几天,半个月的降雨使得街上的行人变得稀疏起来,商铺的生意差了,出门纳凉的行人也少了。到七、八月份,吴国的地界总有些地方发起了洪水,刮起了台风,一些地方严重得死了人,没了住所,要求赈灾的折子也就如同雪片一般飞往朝廷。因此,这个节便被称作龙王节,意在祭祀龙王爷,保佑梅雨时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楚墨和张仁杰二人换上便服出了县衙。张仁杰和楚墨年岁相仿,他还要比楚墨更如同一个大男孩,不修边幅,大大咧咧,和州府里头出的其他官员相比,像是一株奇葩。
县衙外的街上此时已经热闹了起来,花灯和烟火把街道渲染得如同白昼一般,稚童在商铺门口嬉笑着,高举烟花。大人们则换上了喜庆的黄裤子,赤着上身,戴着黄头巾,组成一支支舞龙的队伍,用绸纸做的纸龙在人群的头顶上盘旋着,引来了人群的围观。走街串巷的小摊贩也聚集在这里,吆喝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映在每个人的脸庞上,好不热闹。
楚墨二人沿着街道一边看着周围游街的人群一边走着,张仁杰来了兴致,提了提裤腰带,看着周围感叹道:“还好出了趟差,不然这么热闹的景象,在州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
楚墨在一旁跟着,作为张仁杰的陪同,一直笑而不语。
两人散步到一处桥上,桥下清澈的河水映着桥上点缀着的五彩斑斓的花灯。二人走到桥上的僻静处,远处眺望能看到几座高耸的酒楼此时已经被烛火照得亮堂,仿佛金碧辉煌。
张仁杰靠在桥上,叹出一口气,道:“来,你看看,这番过节的气氛,才算有点意思嘛,整天窝在县衙里不闷吗?上面会多给你饷银么?”
楚墨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开口道:“特使大人,不知道这次受州府之托,来县衙有什么事是我可以帮你的?”
张仁杰百无聊赖地从桥上护栏旁拿起一颗石子,随手丢到了桥下的水里,溅起一圈圈涟漪。他抬起头,指着远处,道:“来,你看那是什么?”
楚墨顺着他指的地方望去,远处,青鱼楼已经变得焦黑,残恒峭壁露在外面,与周围的景象格格不入。
“要是那天,火一直顺着旁边的房子烧起来,那会是怎样?”张仁杰道,“整条街都会烧起来,估计真的得等到龙王爷下雨,火才能灭掉。这群人啊,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楚墨点了点头,等着他接着说下去。
“我来这儿呢,主要是有三件事情,咱们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吧。”张仁杰转过身来,靠着护栏,面朝楚墨轻描淡写地道,“第一件事就是牛涛那个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