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率多寒素(1 / 1)

加入书签

4.率多寒素

绿营办学较晚,学习条件也差。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马兰峪镇总兵钟昌“见斯地僻处山隅,人皆尚武,且在营兵丁,率多寒素,无力读书。”故此,创办义学一所。“捐银二百两,交给遵化州发商生息,以作塾师束修之用”。 由于当时守陵人生活富裕,学习条件优越,所以这里文风很盛。仅清末期人们所熟知的知名文人就很多。如:住南大圈画兰草的训伯文;画梅花的福绍贤;住马兰峪的末任景陵内府郎中,画羽毛花卉的明松泉,都曾闻名全省,艺盖京东;末任裕陵八旗总管继祺,医术高明,不仅为当地人治愈很多绝症,还常被请进京都,为各王府治病;家住马兰峪的裕陵末任翼长阿和轩,书法精湛,且有高风亮节,日本人屡以重金索买他的字画,都被其严辞拒绝。他们的文化艺术在后来都生产了很大影响。

还有就是他们的特殊地位,清朝时,守陵的地位很高。清东陵位于遵化县境内,可掌管全县大权的知县在守陵人之中,其地位都是微不足道的。遵化知县原为七品,而在守陵人中,七品以上官员就有423名,因当地知县代管辖区内皇陵一般诉讼公事,于康熙十五年改县升州,后又生直隶州。直隶州官为五品,按光绪年,东陵五品以上官员为273名,其中高于五品的四品至二品官员(不包括王公五臣)就有57名,而七品以下官员则比比皆是。 守陵人之间也常有以尊欺卑,以强凌弱等斗欧之事,而他们又依恃皇威欺辱村民。当被告发时,他们根本不把遵化州看在眼里。对遵化州衙的传捕,多数都故意刁难,抗拒不服。至于被解往遵化州衙的人,被说成是:“松包”。当地嘲笑软弱人有句俗语叫“小辫朝西”,(当时男人脑后留发辫,东陵位于遵化之西)就是被带往遵化去啦。所以被派往东陵的遵化州差官,多数都难以完差。故此,遵化州衙的官差之间如果发生口角,赌咒发誓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谁要欺心,让他遇东陵三镇的差事”。

再有封建礼规的束缚,清朝很重视对守陵人的精神诱导。对他们灌输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凡八旗营房必建“关帝庙”。内府圈都建“文昌庙”。借助神庙倡导:武职官员崇拜“关圣帝君”的忠勇精神;文职学习“文昌帝君”的尊君效诚思想。利用官办学校培养他们从小习文练武,树立儒家“三纲五常”的封建观念。 住各营圈的守陵人以满族人为主,在数量和地位上都占有绝对优势。清朝为巩固满族的民族势力,加强满族的内部团结,规定在满人家族内“设族长以教其族人......。其独户小族,即令兼管。”族长从同一姓家族内(包括同居和不同居的)推选辈分高而又德高望重的一人担任,并有职有责。规定每一家庭内的重大事情必须向族人禀报。家族内的家庭与个人纠纷由族长调解裁理,不得靠去官衙告状解决。族长承担本家族内全部责任,并向本旗主禀报。 每月腊月三十晚上,全家族成员都要集聚到族长家里祭拜“索罗杆子”。即满族祭天用的木杆,《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定:神杆高13尺,斗”圆径7寸,高6寸。祭杆时按辈分先长后幼的顺序,面对索罗杆行三拜九叩礼。除年节外,逢婚礼时,新婚夫妇也要到族长家去拜索罗杆,以继承和发扬家庭的传统。 满族的礼节非常严格。凡每天晚辈与长辈初次见面时都要施“请安礼”,也称见面礼。晚辈出门超过三天者,在辞行和回归时都要向家庭内长辈分别施以磕头礼。每天晚上,晚辈要到长辈屋里站规矩。站规矩类似象体罚,不能前倚后靠,说笑打闹。特别当媳妇的还要随时侍奉公婆。在递烟献茶时也有规矩,烟带杆必须双手恭举,横向递过,端茶不能说话。否则,婆婆就用烟袋锅创脑袋,用茶水泼身。这些礼仪,加重了青年人的精神负担。

就是同样的守陵人也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们都是守陵人,但贵贱尊卑分明,有坐轿的,有抬轿的;有骑马的,也有牵马的,在地位和待遇上都有很大差别。 体现在礼法和称呼上,不分老幼贤愚,对守护大臣贝子爵位以上的称“王爷”,公爵的称“公爷”,三品总管以上的称“大人”,四品郎中以下至七品的官员称“老爷”。长着白胡子的差役,见着年轻的官员也得称爷、请安,而并无还礼之事。官员对差役、弁兵可以任意打骂。 表现在各系统之间,地位最优的是旗人,其余依次是内府人、礼部、绿营人。清朝为突出满族旗人的特殊地位,从清初开始,就有过禁止满汉(包括内府人)通婚的政策。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才彻底取消这一禁令。仅从品级上看,东陵273名五品以上官员中,旗人就占202名,内府为40名,礼部27名,绿营4名。 在不同系统之间,俸饷标准也不一样。以下层人士相比,八旗兵每人年支饷银三十六两,减半粟米(另一半折价给银)十一石五斗,米折银十三两。而绿营兵年支饷银二十四两,米四石八斗。银米均不足旗兵全额的一半。因此在同治五年,马兰峪总兵景霖(满洲正白旗人)为绿营兵呜呼不平,奏称:“伏念守护陵寝满汉兵丁事同一律,若不化一办理,未免向隅。且弁窘迫景况,乃系实在情形,会无仰恳天恩,俯念绿营弁兵差苦家寒......”但这些意见,并不能改变清朝的民族岐视政策。礼部的各行技术差役,俸饷更低,年支饷银十二两,减半粟米六石、粟米折银六两,其饷银正是八旗兵的三分之一,粟米及米折银是二分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