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酒”有关的那些字(1 / 1)

加入书签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渗透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要是没有酒,文人不知道要少写多少好诗,艺术家也不知道要少创作多少优秀的书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读一些和酒有关的字,顺便了解一下古人的饮酒风俗。

酒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就画一个酒坛,坛口加上一漏斗。您看,甲骨文中的“酒”字就是这样的(图)。为什么要有漏斗呢?因为最早的酿酒方式不是蒸馏,而是靠发酵。发酵完了,需要一个漏斗将酒糟过滤掉。注意了,当时酒坛的底部是尖尖的,那是为了方便埋进土里,保持较低的温度。最早的酒坛子外形很朴素(图),到后来慢慢出现了美丽的花纹,“酒”字的形状也就变成了这样(图)。这个字我们今天念作“酉”,“酉”其实就是“酒”字古时的写法。可后来“酉”字被派了别的用途,拿去表示时间了。“酉时”指的是傍晚五点到七点,这个时间段吧特别适合喝酒。喝高了,天也黑了,正好蒙头睡去,不耽误正事儿。“酉”字挪作了他用,就加上了三点水表示“酒”。尽管如此,在汉字中但凡由“酉”所组成的字大都跟酒有关,像“醉”、“酣”、“酿”、“酌”等等。

咱们在“酉”字上头加上两点,就成了“酋”字。这两点是什么呢?

就是酒散发出来的香气。爱酒的朋友知道,酒是老的好,老酒才会有一种迷人的芳香韵味。所以“酋”字的原义指的是陈年老酒。在古代,酒是重要的祭祀用品,必须由德高望重的人专门负责看管,这掌酒的官被称作“大酋”,由官又引申为“部落首领”,因此才有了“酋长”一词。

“酋”字底下加上一个“寸”,就是“尊敬”的“尊”字。不过呢,“尊”字最早的意思是饮酒用的酒樽。在甲骨文中它是这样写的(图),上面是酒器,下面是两只手。将美酒从酒坛子里舀出,盛入尊内,然后用双手捧到宴席上去享用,这叫“置酒”。置酒时态度恭谨、彬彬有礼,表示对客人的敬意,因此“尊”字也就引申为“尊敬、尊重”之义。小篆这种书体将捧着酒樽的左手省略掉了,又在右手下面添了一个点儿,构成“寸”字(图)。“寸”是有法度的意思,告诉我们喝酒不能滥饮,要有点儿分寸。

古典诗词中常有“酒兵”一词,比如唐代诗人唐彦谦的诗中就有:“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古人认为酒能消愁,就像兵能杀敌一样。酒,可以喝,但不可以乱喝。酗酒既是对身体不负责,也是对酒的不尊重。

古代人为了防止滥饮,制定了很多规矩。酒宴开始,先由主人给众位宾客斟酒,这叫做“献”;然后由宾客回敬主人,叫做“酢”;主人喝了客人敬的酒之后,还要再起身给大家斟酒,这次叫做“酬”。这样交替进行,保障了酒桌的秩序,免得放肆哄饮,乱喝一气。注意了,这个“酬”字是个形声字,左边的“酉”旁表示意思,右边的“州”表示声音。所以但凡“应酬”都免不了跟酒有点关系。现在很多地方都明文规定:公务接待,一律不许上酒。细细想想挺有道理,有了酒便是“应酬”,不成工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