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1 / 2)

加入书签

披头士乐队,欧美地区公认的世界第一乐队,甚至于把这个范围扩大到世界乐坛,支持者的数量也肯定大于反对者。

单论对乐坛历史、对后世的影响力,哪怕是号称世界流行之王的巅峰迈克尔·杰克逊都无法说自己能够压过他们。

因此,作为滚石前主编,劳尔·杰克森在自己专栏中的这番话一经发布便立刻引爆了整个欧美乐坛——

无数的谩骂与批评声纷至沓来。

更有激进者恨不得这位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且有心脏病史的老爷子马上暴毙。

作为世界乐坛历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披头士乐队的诞生与消散都充满了故事——披头士所掀起的文化狂潮几乎让这个乐队的名字绑定在了英、美两国的音乐历史上。

对于如今的信众来说,披头士就是不可触摸的神;

而对于英美文化界主流媒体来说,披头士就是外来者不能染指的王。

迈克尔·杰克逊以前可以获封世界流行之王挑战披头士的地位,那是因为他的肤色需要与国籍相对来说可以算是自己人。现如今周易一个中国人也想靠披头士来抬咖?

你几把谁?

“Fuck!劳尔·杰克森简直是老糊涂了!斯派克怎么可能能与披头士媲美?!”

“我承认斯派克这张专辑确实不错,但想要与披头士竞争那就是在痴人说梦!”

“华纳买了,绝对是华纳的公关,毋庸置疑!”

“杰克森小心有钱赚没命花!”

“……”

不知道是真心还是批皮水军的辱骂言论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还好老爷子的主战场是在线下媒体渠道,这些声音倒也影响不到他,传统媒体渠道传播消息的滞后性在此刻体现的明明白白。

明明互联网上已经有大量网民针对老爷子的重量级专栏吵翻了天,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乡村之声》、《Vibe》、《Blender》、《娱乐周刊》等杂志、报纸却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做出点评——

赶稿不说,连印刷排版都他妈来不及!

这一波反倒是便宜了以《AllMusic》、《Metacritic》、《New Musical Express》、《Slant Magazine》、《Stylus》等网站为首的美英线上音乐、娱乐杂志、网站,流量相较于之前有了飞跃式的增长!

尤其是《Stylus》网站。

一個去年才建立起来的新网站新品牌,周易的这一波流量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降横财!

音乐评论、打分网站《Metacritic》更是直接明摆着要蹭流量,硬生生打破了创始人在1999年创建网站时建立的规矩,在周易这张专辑上线的第二天就直接就在自家网站打开了评分机制——

满分100分的评分,3月2日上午十一点开画,结果愣是在三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把自己打成了奇葩——

不是九十一百分就是一二十分,突出的就是一个极端,打五六十分的少数中间派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评分都成字母C了,破网站迟早要完!”

加勒比海地区,巴巴多斯岛,圣迈克尔区。

上个月刚过完15岁生日的罗比恩·蕾哈娜·芬缇对于偶像玛利亚·凯莉的“绯闻男友”新专辑被黑一事多少有些愤愤不平。

虽然她也知道披头士的地位与影响力,但她并不认为披头士就真的这么不可战胜、不可触摸。

最起码她认为斯派克的创作才华绝对不逊色于任何人——自出道以来所有的专辑程序都是他一手包办,这一点就是披头士复活都做不到。

但很可惜,她对此也无能为力,也只能嘴上抱怨两句。

没有钱买专辑的她也只能够上网力所能及的打个100分,帮忙平衡一下斯派克新专辑的网站评分,仅此而已。

自从去年母亲跟那个只知道吸毒的酒鬼老爹离婚后,她在学校里的生活就彻底沦为了每天都被嘲笑、欺辱的对象——为此,不再想过那种被霸凌、歧视生活的蕾哈娜在与两个小伙伴组成女子乐队拿下了校园歌唱比赛冠军后就选择了辍学。

她跟老妈说自己要出来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跟两个好朋友一起。

蕾哈娜本以为凭借着自己校园赛冠军的名头应该能够得到家乡唱片公司的赏识,结果却是时至今日她仍旧只能厮混在老家的各大夜店流浪,甚至得不到一个稳定驻唱的机会……

过去那规律的生活也被她自己搞得一团乱糟。

为了生活、更为了养活自己,蕾哈娜不得不与自己的两位好朋友铆足劲了开干,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现在都已经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什么了。

她感觉自己迷失在了机械似的上班下班——找活——上班下班——找活的无限循环当中。

过去同学的鄙夷、嘲弄,生活上的一团乱麻;

母亲暗地里的失望,同伴隐约透露出的想要离队的念头,无一不在刺激着蕾哈娜心中的自尊。

她的生活、她的人生仿佛已经是可以预见的失败。

而且还是她自己亲手搞砸的。

如果她没有退学、如果她没有这么盲目的追梦……

“Am I out of luck,Am I waiting to break(难道命该如此,难道在劫难逃)

“When I keep saying that I'm looking for a way to escape(当我口口声声找寻逃去的路)

“Oh,I'm wishing I had,what I've taken for granted(多盼能拥有,我想要的理所应当)

“I can't help you when I'm only gonna do you wrong(当凡事一错再错,我不值得拥有)……”

当她路过开在回家必经之路上的一家音像店时,店里正在播放的、她此前从未听过的新歌顿时吸引了她的耳朵——

极具节奏感的鼓点就好像敲进了她的心里,斯派克那她略有几分熟悉的嗓音自音响中传出,摆在橱窗外的小电视上,一身黑色的斯派克仿佛陷入了生活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一句句歌词就好像一柄利剑,直刺入了年幼的蕾哈娜胸膛。

我破坏了自己过去所拥有的一切,或许是命中注定,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辙……

但,这能怪她吗?

自从她出生开始,命运就没有给予过她太多选择的权利。

酗酒加吸毒的父亲直接毁了整个家庭,是残酷的现实逼迫着她不得不拿起手中的枪,离开舒适圈企图开拓出全新的未来。

生活的重担压的她几乎快要喘不过气,她甚至都没有空跟心中那个别扭的自己和解。

“In the meantime we let it go(该是时候放手了)”

“At the road sign we used to know(回到熟悉的路口)

“We can let this drift away,Oh,we let this drift away(让对错随风而去,让它随风走)……”

橱窗小电视中的斯派克年岁渐长,以极其豁达的形象吟唱着《Shots》整首歌最核心的思想——与自己和解。

《Enemy》的年少轻狂、《Natural》的坚定不移,《Shots》的自我和解。

谁年轻时没做过几件蠢事?

谁年轻时没犯过傻?

谁年轻时没倔强的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过?

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这都是你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去抗拒,正如《Natural》所唱的一样,抬起头来,你还能向前走——

只要你能够与钻牛角尖的自己完成和解。

一如《Shots》所唱的那样:亲爱的,人总要去学着改变。

莫名感觉想哭的蕾哈娜抿了抿嘴,下意识地走近了橱窗,抬头隔着玻璃观看着店家播放着的、用来揽客的DVD影像,眼中充满了渴望。

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与自己和解。

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与自己的父亲和解、与那些嘲笑、欺负自己的同学和解。

可她只是一个普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