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 章 依计而行(2 / 2)

加入书签

高雅郭闻言一笑,松开拧着欧也耳朵的手,一把将他推开,也将云婀上下打量了一番,啧啧说道:“哟,果然是我师弟的好武魂、好娘子啊,连对我的称呼都跟他一模一样。整个昆羽宗,也只有他这么叫我了。”

云婀莞尔一笑,笑而不语。

“好了,言归正传,还是赶紧说正事吧!”高雅郭说着,行至桌前坐下,又朝云婀招了招手,云婀也走过来坐下,卢东、欧也、文傕见状,连忙凑上前来。

“云婀,你不是应该和我忠尧师弟在一起吗?为何会只身前来?”高雅郭正色道。

“是这样的……”云婀檀口轻启,遂将诬告之事的经过,以及公堂上发生的一切详细叙述了一遍,而后又把忠尧的计划和安排告知了高雅郭等四人。

四人听罢,沉思良久,觉得计划可行,便准备依计而行。

此时,云婀又说道:“崔姑娘的下落云婀业已查明,当务之急应先救出崔姑娘,再请公子施治。只要崔姑娘恢复如常,诬告之案必定可真相大白。”

欧也沉吟片刻,叹道:“竹本无心,奈何节外生枝?没想到师弟刚来渝州不久,就把老师叮嘱告诫之事全都犯了一遍!不要横生枝节,枝节生了;不要随意闯祸,闯了;不要打草惊蛇,草也打了,蛇也惊了;不要无端招惹漂亮的女人,招惹了,一招还招惹俩。唉——,这让我这个做师兄的说什么好呢?

不过,事已至此,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窃以为,只要找到那诬告之人,逼他撤诉,也可令案子不了了之。常言道民不告,官不举嘛。”

卢东面色凝重地说道:“话虽如此,不过崔姑娘是肯定要救的,否则行动不便,投鼠忌器。况且,云婀方才不也说了么,那诬告之人牛四和崔姑娘都被严加看守,背后的主使祸首拿都员外还挟持了那牛四的妻儿,若要让牛四翻供,不救出他的妻儿,难。可我们连他妻儿关押在何处都一无所知,又谈何搭救呢?”

“对,我也赞成先救出崔姑娘,设法令其先恢复神智。”文傕静立于侧,双手抱胸,郑重思索了半晌,说道。

高雅郭想了想,说道:“崔姑娘是此案之关键,我也赞成先救出崔姑娘。虽然,那个金讼师有些深不可测,不过我有个计策,或许可以一试。”

“雅雅姐有何妙计?”云婀闻言一喜,急忙问道。

高雅郭面色淡定,神秘兮兮地笑了笑,伸手招呼众人上前:“你们过来。”众人见状,连忙凑上前去,侧耳细听。随后,高雅郭压低了嗓门,悄声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众人听罢,频频点头,遂依计行事。

不久,日暮西坠,晻晻(ǎn)日欲暝。

卢东、高雅郭在云婀的引领下偷偷潜至渝州城西郊。为了故意迷惑对方,两人在云婀的嘱咐下也特意换了一身黑衣装扮。到了那处僻静的宅子之后,再用黑色方巾蒙面裹头,只露出一双眼睛。

三人趁着夜色飞身上了屋檐,藏于屋脊之后,居高临下,将院内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院内计有黑衣卫九人,其中看守崔玲柔和牛四各两人,余下五人皆来自渝州附近一黑山谷。此谷山高林密、人迹罕至,周边山民惧怕进入这幽深恐怖之夜郎地界,加之山中常年不见阳光,故谓之‘黑山谷’。这五人为闯荡江湖,出人头地,便自诩为“黑山五杰”。

日暮时分,有专人赶来送膳。

黑山老五先将食盒送进了金必古房内,回来时黑山老大四人已经急不可耐,将酒菜摆好了一桌,刀剑搁置一旁,衣色黑晻晻(ǎn)不可分别,开始大快朵颐。黑山老五见状,笑道:“哟,都不等我,就这么吃上了啊!”

其时,黑山老三正低头狼吞虎咽,黑山老大与老二正对饮,一碗酒方才下肚。黑山老四抱起酒坛正在为众人一一斟酒。听闻戏言,四人目光齐刷刷向黑山老五投去。

斟酒的黑山老四将怀中酒坛搁在桌上,冲老五招手道:“快来快来,老五,就等你了!兄弟们都饿死了!”说罢,探起身来,取过一个酒碗,拎起酒坛的坛口就给黑山老五斟了满满一碗。

旁边的老二将这碗酒端了往自己右手边一放,碗中的酒水不小心溅了出来,他也毫不在意,向老五招了招手,拍拍自己身旁的长条凳说道:“来,坐二哥这儿!今夜饭菜还算丰盛,有你最喜爱的羊肉、烧鸡、烤鱼、豆腐羹、豆苗,还有这角子(饺子),你们哪儿是叫‘便食’还是‘扁食’啊?”

桌子对面的老三似有误解,嘟囔起来:“二哥,什么‘便食’、‘便食’的,听起来怪怪的,这儿吃饭呢!”

黑山老二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长长喘了一口气,大手一挥,说道:“嗨,你不懂,‘便食’就是角子(饺子),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呐!传说这角子还是张仲景发明的呢,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若是连汤一块吃,就叫‘馄饨’。怎么样,老三?二哥不赖吧?你二哥走南闯北,还是见过些世面的!哈哈哈!”

黑山老五径直走了过来,于老二身旁落座,说道:“二哥说得没错,我们那边传说是张仲景卸任长沙太守、告老还乡时发明的角子。

时值寒冬时节,北风刺骨,大雪纷飞,他老人家看到很多人无家可归,衣不蔽体,饿得面黄肌瘦,耳朵也冻烂了,心里十分难过,便日思夜想琢磨出了一个‘祛寒娇耳汤’,将羊肉与一些祛寒药物放在锅里一起煮,待煮熟后再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好,形如耳朵,便以‘娇耳’称之,再下锅煮熟,分给每人一碗汤,两个‘娇耳’。这便是后来的角子(饺子)。

流离失所的百姓喝了羊肉汤,吃了娇耳,浑身暖和,也没那么多人冻伤了。自此,这种做法便逐渐传遍了大江南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