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将作监一日(1 / 2)
刘义隆来到将作监,这里掌握着大宋最高机密,里面的东西可是大宋发展的根本。
尤其是纸币,如今刘义隆正式下旨,发行了第二套纸币,以长安城为背景的纸币。
制币坊如今已经开始制版,至于能否成功不得而知,还有就是,如今宋国的印刷术又有了提升。
当初刘义隆提出活字印刷,将作监的工匠用胶泥制作出了活字印,可惜,后来的运用过程中发现,泥活字使用的次数有限,由于宋国越发繁荣,书籍越来越普及,导致泥活字使用时间进一步缩短,甚至有些地方的泥活字只能用不足一月就要重新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
这些将作少匠秦川一直在改良,虽然在胶泥中加入一些东西,依旧无法延长泥活字的使用时长。
后来他还试过,打造了一套铁活字,然而铁活字不仅效果不好,还需要大量铁矿,这个时代,铁矿石战略资源,不论农耕还是战争,铁器算是必需品,尤其如今,兵器铠甲需要大量铁矿,宋国的开采量不小,但是宋国庞大的军队和频繁的战争,铁矿消耗很大,甚至很多郡兵都是用淘汰下来的兵器铠甲,只有州军和精锐才能优先补充兵器铠甲。
就这样,秦川放弃了铁活字,改用其他金属,不过之前还试过木活字,然而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所以秦川放弃了。
后来刘义隆提出,既然木、铁不行,不如试一试铜活字。
刘义隆记得,当初毕昇的活字印刷流传到明朝出现了铜活字。
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华燧首次用铜活字印成《会通馆印正宋诸臣文集》50册,后又印行《锦绣万花谷》,《百川学海》等书。
这也给了刘义隆灵感,所以将用铜制作活字的想法告诉了秦川,秦川之后开始研究,首先是制作模具,毕竟如果一个一个刻可不行。
制作好模具,最后浇铸而成,随后经过抛光打磨,才能制作完成。
这次,刘义隆就是要来看一看秦川新铸造出的铜活字。
将作监铸造坊内,秦川令人将铜活字搬了出来,每一个字大约有五十个,这都是常用字,不常用的每个字有二十个。
看着密密麻麻的铜活字,刘义隆很满意,于是让秦川试着印一套书。
于是这些铜活字被送到印制坊。
这些铜活字都是打磨好的直接就可以进行印刷。
秦川信心满满,让印制坊立刻开始用新的活字进行印刷。
很快,排版完毕,这里的工匠都是熟手,虽然活字从泥活字换成了铜活字,对他们影响不大。
很快,一本《宋律》开始印刷,印制一本比较费事,如果批量印刷活字就很快速了。
一本宋律很快印完,刘义隆看了看印制完成的宋律,很清晰,不比泥活字印的差。
于是,刘义隆很快下旨,将作监铸造铜活字,各地的印制坊陆续换成铜活字。
秦川道:“陛下,一些印制坊的泥活字还能用,不如陆续换成铜活字,优先换那些泥活字不能继续使用的印制坊。”
刘义隆道:“很好,秦卿这可是给朕省了一大笔钱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