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第615章 :对赌协议(1 / 2)

加入书签

杨昆点点头,“没错,咱们小公司跟贵公司这种跨国巨头在实力上有着天壤之别,不过说到影碟机本身,我敢肯定,在国内VCD市场上,飞利浦一定斗不过本土企业!”

章亚琼眼神一凛,“此话怎讲?”

杨昆只说了一句话:“人力成本。”

沉默了片刻,章亚琼说:“我们可以把产品线放到国内。”

杨昆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作用有限,大公司有大公司的优势,小企业也有小企业的特长,即便拉近了生产成本,双方在经营上的灵活程度也无法相提并论,就VCD这种新兴产业而言,其市场发展的速度是此前的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咱们都是生意人,都知道商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了,就再也追不回来。”

看章亚琼的表情有些不忿,杨昆进一步解释道:“举例来说吧,作为一家小企业,产品的某个部件出现质量问题了怎么办,很简单,换家供应商就得;消费者不喜欢产品的外形,换个厂家重新开模就是;经销商不满意公司的优惠政策,打个电话就解决了,大企业做事有可能这么灵活多变么?”

一边留意章亚琼的表情变化,杨昆继续侃侃而谈:“俗话说船大难调头,大公司规矩多,又特别珍惜羽毛,产品研发周期过长,从立项到研讨再到市场调查,再不厌其烦地试验、改进、选型,拿出产品之后还要考虑推广、做渠道、售后服务……我不是说这么做不好,但对于VCD这个项目来说,不太合适。”

章亚琼有点好笑地问:“那依你的意思,我们要做影碟机的话,该怎么做才合适?”

杨昆用力摇头,“不是怎么做才合适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应该做。”

这话就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了。

章亚琼的眼神有点冷,“照你这么说,包括三星、索尼这些传统电子巨头在内,大家在影碟机这个行业上的选择和尝试都是错的?”

杨昆毫不避讳地点点头,“至少在目前来看,是这样。”

章亚琼垂下眼神,问:“为什么?”

杨昆说:“定位错误。”

章亚琼说:“错在哪?”

杨昆说:“自身、产品、市场,兼而有之。”

章亚琼说:“说详细点。”

杨昆说:“大公司真正的优势,在于技术上的领先性及其产品的高附加值,VCD虽然是一款划时代的视听产品,但要和CD、LD相比,其自身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组装的门槛更低,一个工人,一把螺丝刀,一天就能组装个十台八台,贵公司放着自己在技术研发上的优势不顾,偏去屈尊纡贵地干这些蓝领工人的活,不是舍本逐末么?”

章亚琼的表情为之一缓,“你的意思?”

杨昆说:“影碟机行业刚刚起步,产能、销量有限,看起来利润不薄,但等到市场成熟、饱和的时候,组装成品的加工利润将被压缩至极限,真正的利润大头,在于机芯、解码板这件核心元器件的高附加值,以及解码、控制软件的更新换代。”

说到技术优势和高附加值,章亚琼是不折不扣的行家,这些观点都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不足为奇,是以她只微微点了下头,“继续。”

杨昆接着说道:“在我看来,以飞利浦的实力和整体产业布局,完全可以放弃在VCD整机生产上的尝试,改为扶持一两家有实力、有想法的整机组装企业比如说我们,从而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机芯技术的更新乃至行业标准的制订上来,而且对于章总自已来说,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

章亚琼微微一怔,“这话怎么说?”

杨昆说:“就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和销售来看,面对来自索尼等日系厂商的全面竞争,包括贵公司在内的欧美电子巨头们的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特别是在亚洲,失去了地区贸易壁垒的保护,别说日本本土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子娱乐产业市场,就连港、台、东南亚市场,飞利浦的市场产有率也排不进前三吧?”

这一点也是行业共识,章亚琼并不否认。

杨昆进一步提示道:“假如章总真的采纳了我的建议,并说服总公司沿这个方向发展下去,那么,在各主要竞争对手都在忙于开发VCD整机,并为之倾注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人力的时候,贵公司一声不响地在核心技术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等到对手们反应过来时,那种场面将是何等精彩,还需要我多嘴来形容么?”

话题进行到这种程度,已经超越了VCD市场会不会火的疑问,上升到了在这个市场真正火起来之前,早一步进行整体产业布局的战略高度。

章亚琼并没有为他画出来的这张饼而垂涎三尺,只是顺着他的话头问道:“你说的核心技术是指什么,行业标准么?”

杨昆说:“为什么不呢?VCD的主要技术依据是什么?MPEG解压缩技术嘛!现在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这么快,谁敢保证以后不会出现MPEG-2、MPEG-3甚至更高的版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